陶 琦
當今社會稱那些癡戀追捧明星偶像的人為追星族,實際上,古時候也有“追星族”,而且“追星”的瘋狂行為,一點也不亞于今人。
蘇軾是人所共知的文學巨匠,代表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與杜甫、曹雪芹等具有悲情色彩的文人不同,蘇軾在生前就享有盛名,其作品不僅在宋域有著巨大影響,在遼國、高麗等地也極受歡迎。這樣一個國際大明星,自然是追星族眼中的熱點人物。通過蘇軾的“擁躉”的一些行為,可以對蘇軾在當時所受歡迎的程度,有一個更為直觀的認識。
據《甕牖閑評》中載,蘇軾任杭州通判時,劉敞、劉頒兄弟來訪,三個人一同乘船游西湖。游覽途中,有個30歲左右的女子突然駕船追了上來。這女子長得非常漂亮,氣度嫻雅,容貌姿態優美。蘇軾等人愕然,不知她的來意。女子自述年輕時就仰慕蘇軾,一直無由得見,本以為今生再沒有機會得見偶像,遂嫁為民妻。這天她無意中聽說蘇軾在游西湖,于是不管不顧地駕船前來,怎么也要見偶像一面,為之彈奏一曲,以了心愿。在彈奏了一曲古箏之后,該女子翩然而去。這一幕,把劉氏兄弟都看呆了。
南宋時,姚舜明在杭州為官,有個老婦向他回憶起蘇軾在杭州任上時的盛況。每年春天,到了休假的日子,蘇軾就邀約客人游西湖,從早上一直游玩到半夜一二鼓方休,回來時要點著蠟燭照路。每當這個時候,整個杭州就成了不夜城,城中的男男女女都云集在街道上,夾道觀看從西湖歸來的蘇軾一行,成為一時之盛事。
蘇軾在常州任上,有個人擅長烹制河豚,有一次做好了河豚請蘇軾到家中品嘗。古時候,內眷是不能出來見客的,可是蘇軾太有名了,他家中的女眷都想借此機會看看蘇軾。于是眾女眷都躲在客廳的屏風后面偷看。只見蘇軾自顧自地埋頭大嚼,一句話也不說,偷看的眾人都大失所望。突然,蘇軾放下筷子說了句:“這樣的美味,也值得為之一死了。”聽到這個評價,全家人為之歡聲雷動,高興得不得了。
《燕石齋補》中載,蘇軾59歲時被貶至惠州,鄰居有個姓溫的少女,年方16歲,長得非常漂亮。這個溫姑娘的眼界很高,之前一直不肯嫁人,當她聽說蘇軾被貶謫到了惠州時,高興地對人說:“這人就是我的丈夫。”每天晚上,溫姑娘都翻墻來到蘇軾窗前,聽蘇軾吟詩誦讀。蘇軾發覺窗外有人,推窗一看,溫姑娘馬上就翻墻跑了。蘇軾跟蹤尋到溫家,溫父把這個情況告訴了蘇軾。蘇軾說:“我一定為她物色個好丈夫。”可沒過多久,蘇軾就被貶到海南儋州去了,此事也就沒有了下文。等到蘇軾遇赦放還,再度經過惠州,溫姑娘已經抑郁而終。
蘇軾在被貶謫海南儋州期間,消息閉塞,與中原久未通音訊。據《冷齋夜話》載,當時天下紛傳蘇軾已經死了。徽宗初年,蘇軾遇赦放還,他活著歸來的消息瞬時便引起了轟動。大病初愈的蘇軾乘船沿著運河自靖江北歸常州,由于天氣炎熱,他披散著頭發坐在船頭,將寬大的長袍袖子捋到了肩膀上。一路上,無數的民眾沿著運河兩岸,爭相觀看這個傳奇般的明星人物。
千年之前的盛況,仿佛歷歷在目。觀書至此,心弦為之怦然,做人能做到這樣,也自不枉了一生。
(田生摘自《聯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