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09年國家公務員報名通過審核人數超過了105萬人,比去年增加20余萬人。各職位平均競爭比例為78:1,大幅高于去年的60:1。近幾年來,公務員考試不斷升溫,已成為當今中國競爭最激烈的考試。公務員考試熱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這是社會的進步還是悲哀?有人認為公務員是“金飯碗”;然而,也有人認為當公務員埋沒了其才華,限制了其發展。請問您是如何看的?
公務員考試熱了,有的職位幾千人比一,這很好,這有利于提高我們公務員的整體水平,有利于提升公務員的形象,還有利于官員們的優勝劣汰。
——微塵
公務員熱,也就是官員熱,大家都對政府官員職位感興趣,這說明社會的其他方面的生態在惡化,這是好是壞,不言而喻。
——范宏
公務員熱持續升溫,不僅隱含了中國傳統“官本位”思想所帶來的“權力崇拜”傾向,也是應試教育所導致的“考而優”慣性思維的集中體現。
——海之風情
公務員存在競爭機制不健全,缺乏類似企業用人的淘汰機制等“出口”渠道不暢通的現狀,而這些都讓公務員職業成為百姓眼中一個實實在在的“鐵飯碗”。
——光年
公務員行情看漲是社會退步的信號,是官本位思想的回歸;大學生找工作只求穩定,不去積極地創造社會財富,是浪費。
——赤子之心
在我的同學周圍,一些碩士生甚至一些博士生也選擇報考公務員,但是大多數博士生、碩士生專業所學知識在公務員的實際工作中基本上不會得到運用,這種“學而優則仕”的現象其實是一種人才的極大浪費,這應該引整個社會的關注和反思!
——巖冰
“100萬人報考公務員”,恰是長期應試教育造成的選擇無能。從小升初到中考再到高考,一路考來,除了分數,我們似乎已無其他再可選擇的。長期沒有經歷過真正意義上的選擇,選擇的能力也逐漸喪失了,而當我們看似有機會自主選擇時,更多的人只能彷徨、隨大流、無所適從,選擇的隨意正反襯了選擇的無能。
——十郎
女白領是吃青春飯的,隨著年齡增大壓力會越大,一旦出現某種危機,是被“炒魷魚”的首選,但女公務員工資、級別、待遇甚至會隨年齡增長。在外企,30歲的女白領多已達到事業高峰,而機關里的同齡人,不但不愁養老,事業上空間也還很大。
——一位在省直機關工作的女公務員
“能做公務員的大多是社會精英,可惜很多人的智慧都被消磨在所謂的‘潛規則中,無所作為。”把很多社會精英從“人才”變成“庸才”,難道這不是中國社會精英們的無奈和恥辱嗎?
——某公務員嘆息
“公務員”這個熱門的職位不一定就是說在人們一般的眼中是一個比較炙手可熱的位置,從我們現在分析來看,熱門的職位主要的因素還是在于這個職位的報考條件門檻比較低,報考條件比較寬,它對考生,比如說對學歷沒有嚴格的限制,對專業的限制也不是很嚴格,對其他身份的限制沒有,所以大家可以報考這個職位的人就比較多。
——人事部副部長尹蔚民
公務員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看中的公務員手中的權力,而不是所謂的待遇。做官等于發財,在不少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是不少考生的出發點和歸宿。只要進了公務員隊伍,多少有一些權力,這些權力就是他們掠奪社會資源的“門面”,待遇只不過是他們各種收入的一個甜頭罷了。
——“百度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