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他從泥土中走來,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家里窮,兄弟姐妹有18個,飯都吃不飽。在田間胼手胝足地勞作時,揮汗如雨的他夢想著能有一天,寫作,在家里等稿費。父親卻認為,世間哪有這種好事啊,勸他別白日做夢。林清玄功課并不好,經常掛紅燈,父親看了卻很高興,感到自己的“衣缽”終于有了傳人。
從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后,當時臺灣的文壇并不景氣,靠寫作賺錢根本不足以養活自己。于是,他在報社一邊當記者,一邊寫作。他在報社整整干了10年,從普通記者做到新聞主管。報社凌晨兩點鐘截稿,半夜1點鐘發生的新聞肯定是他去,因為他每小時可以寫幾千字,也因而在新聞界得了個“林大俠”的綽號。
30歲時,林清玄已拿遍臺灣所有重要的文學獎項,當上了報社主編,被稱為“得獎專業戶”。名聲一大,又被請到電視臺當經理,并主持電視和廣播。處于事業鼎盛時期,鮮花和掌聲紛紛向林清玄走來,這時他卻悄然遠離鮮花和掌聲簇擁的環境,一個人躲到山上,潛心研究佛法。
此后,他開始從佛法中尋求解脫現代人心靈痛苦的真諦,并將之與現實生活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化為筆端不斷流淌的文字。
現年55歲的林清玄視寫作為快樂的源泉,他曾在一本書的封面上寫道:“一個人如果不寫作,還能快樂地活下去,他就不應該成為作家。”8歲立志從文的林清玄,至今已經出版了138本著作。“比我有才氣的人有很多,可是有些人并沒有持之以恒。”對此,他深感遺憾。
最有禪意的種子是菩提子
30歲處于事業鼎盛時期,卻悄然躲到山上閉關隱居,打坐、研讀佛經,向法師、禪師、宗師求教。兩年后,橫空出世,以一系列禪意美文再次成為眾之焦點。對于林清玄人生中的這一退一進并與佛結緣,許多人感到好奇與不解。
《意林》:您在事業巔峰時入山隱居兩年多,是出于對現實生活的不滿,還是內心追求的一種精神皈依?
林清玄:我在年輕的時代,跟一般的年輕人一樣,渴望并很努力地追求成功。我30歲的時候,已經得過所有的臺灣重要的文學獎了,并成為臺灣最大的報紙《中國時報》的主管,還擔任一個電視臺的經理,并主持一個電視節目。
大家都認為我是成功了,可是我覺得成功并沒有帶給我更大的喜悅和快樂,反而變得更忙碌,更混亂。
一天,我無意中讀到一本《至尊奧義書》,書中寫道:“一個人到了30歲,如果沒有把全部的時間用來覺悟,就是一步一步在走向死亡之路。”當時我正好30歲,這句話在當時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那時候,講覺悟講得最好的是佛教,于是,我開始學佛。一個月后決定辭掉所有的工作,跑到山上閉關。
《意林》:您在這段時間得到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林清玄:最大的收獲是使我確立人生最有價值的事:智慧和慈悲。如果沒有智慧和慈悲,人生就沒有意義。同時,也讓我學習到一些修行、靜心的方法,學到在這樣喧囂的世界里如何保持內在的平和、安定。
《意林》:那么后來您又為什么要出山呢?
林清玄:兩年多后,有一次在寺廟里散步,看到一個出家人在燒佛經,因為那些書的版本、質量太差了。在火光中,我感慨萬千,佛教的思想那么好,但是卻沒有人知道。我心里就在想著有誰可以做這件事情。突然我想到,我應該做這種事。我找到了自己的使命,然后就下山了。
《意林》:現在您有這么多讀者,其中很多是年輕人,如果他們也學您的樣子去清修,對于社會來說是好事嗎?
林清玄:我覺得大家都可以去學佛。學佛會加強你對人生的概念。但禪不是要離開生活,而是為了醒著生活。習禪修禪不等于出世,相反是為了更好地入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意林》:現在的人都想成功,您在30歲時有巨大的“成功”,在33歲之后得到的又是另外一種成功,能否談談您對“成功”的理解?
以前,我和一般人對成功的定義是一樣的,有名,有利,有影響力。其實,真正的成功并不是事業,而是心態。我不排斥一個人追求名利。我認為如果花5個小時追名逐利的話,還得花上5個小時追求心靈方面的發展,這才是理想的心理狀態。我很欣賞這種美妙的平衡。我并不認為書的暢銷是我人生的成功。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樂。這就是成功。
最有禪意的感情是失戀
“不要為明天煩惱,要努力地活在今天這一刻。”坐在我們面前對禪學智慧娓娓而談的林清玄,目光溫和,面容恬靜,稀疏的長發隨意披散在身后,看起來氣清神玄,仿佛超脫于世外。但年輕時的他,同我們一樣,也曾經歷過迷惘而懵懂的青蔥歲月。也許,只有滄桑過后,沉淀下來的才是淡定與從容。
《意林》:聽說您年輕的時候曾因失戀而想自殺?
林清玄:(笑)確有此事。我大學畢業時,已經談了5年多的女朋友約我到咖啡館,卻提出要和我分手,因為她愛上了別人。短短1周內,我的頭發、眉毛幾乎都掉光了。很多人看我現在須發皆落,得出了一個“當作家很苦”的結論,殊不知,我的頭發是因為失戀才掉的。
痛苦中,我想到了自殺。為此,我還制定了一個唯美的自殺計劃。當時學校附近懸崖邊上風景很好,很多人選擇在那里跳海。我就買了白色的衣服,在懸崖邊上想象著自己飛翔的飄逸。
《意林》:要是您當時真的跳下去了,也就沒有我們后來看到的這些優美的文字了。那后來您是如何超脫的呢?
林清玄:當時,海邊亭子里有個和尚在念佛。為了不影響和尚的修行,我就想兩小時后再來跳,不料兩小時后,我發現亭子里又換了幾位和尚。于是就一直沒有跳成。后來才知道,就是因為有好多人來自殺,所以和尚們專門到這里,看到有人跳下去就馬上去救。
幾年后,還是在同一個咖啡館,又有一個女孩子對我說分手。這時的我,只是端起咖啡杯,淡淡地說:“只想請你等一下,等我喝完這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