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望書》 :勿讓文化成“絕跡”
朱幼棣曾經是新華社跑中央常委這條線的記者,經常接觸國家領導人,當年《人民日報》許多頭版頭條的文章就出自他的手筆,后來進入政府當上官員,又成為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的司長,所作調研報告,往往影響決策。有意思的是,這樣的背景之下,朱幼棣卻對很多重大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或者說“書生之見”,比如對于南水北調,對于三峽工程,對于古跡保護與城市發展的關系,他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這些意見并不像一般反對者那般激烈,但卻更有可能產生實際價值。《后望書》中所收入的10篇后望記,便是這些書生之見的結集。
不論談的是西北的缺水、黃河的斷流、居延海的干涸,還是南水北調的經濟賬、舊城改造的規劃圖,無一不是國家大事,也都和民族、文化、傳統沾上了邊。這些話題,讀者自然都耳熟能詳,在朱幼棣的筆下,這一切又以文化散文的形式呈現,憂思融于筆端,不免勾起讀者的重重思緒。朱幼棣把他的書稱為“后望”,希望自己那些充滿書生意氣的言說,能為將來留下一幀記憶的影像,更能為來日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至于希望在現實層面產生一些影響,讓更多的“文化遺跡”不要成為“文化絕跡”,則更是他心底的一份奢望了。
毋庸諱言,朱幼棣談的大都是敏感話題,《后望書》表達的更是一介書生對天下的憂患。不過不要忘了朱幼棣的另一個身份,政府官員。由于這一層身份,朱幼棣的后望,可以說是相當謹慎的。打開這本書,第一篇《無水的淹沒》,談的是當年建造三門峽大壩時對潼關的拆除,這座天下第一雄關因為要給大壩讓路被人為廢棄,最終卻換來了一個水位從未到達此處的尷尬結局。如此諷刺又悲哀的現實,在我們隨朱幼棣的文字走過已經荒蕪的古潼關、風陵渡、古浦州的遺址時,難免生出一種要流下眼淚的沖動,朱幼棣的憂思也就盡在不言中了。用朱幼棣自己的話來說,關于三門峽大壩,他在書中只是把既成事實、已經沒有爭議的那部分說出來而已。至于其他,就要靠讀者自己去體味了。
朱幼棣著
中信出版社2008.1
定價:42.00元
《財富幻象》
雖然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但美國卻背負著數千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雖然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十位,但每年卻有上百萬的美國人申請破產。次級債危機和美元貶值,也正在逐步將全球經濟拖入尷尬的境地,而這些問題將會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本書作者從美國的貨幣政策、經濟現狀、消費觀念、金融政策、信用體系和法律制度等多個方面,詮釋了“美國式錯覺”的理論,解析出了一個財富幻象之下危機四伏的美國。
車耳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5
定價:35.00元
《汪海三十年》
本書描寫了第一代優秀企業家中的唯一幸存者汪海,在改革三十年當中如何沖破計劃經濟的重重障礙,如何以反思維創造商界神話,把一個名不經傳的小企業發展成為中國鞋業老大、世界知名品牌的精彩歷程。尤其第三章中描寫的經營之術、管理之術和營銷之術,不僅使管理者能夠從中獲得經驗,而且也讓正在創業途中的有志者能夠深悟成功的真諦。透過雙星品牌的成長看改革三十年的變遷,也是對中國企業發展歷程的一個總結和一種肯定。
趙晏彪著
人民出版社2008.3
定價:30.00元
《聲音---中國高層領導談為政方略》
本書以關注民生、規范行政行為為著眼點,收錄省部級領導干部個性“語錄”200余條。這些聲音是高層領導者管理治國、執政為民、清廉為官、個人修養及工作作風的真實記錄。他們善用個人風格的語言和方式,將政府的施政理念與群眾進行溝通,讓政策擁有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他們熟諳中國當前的國情,富有時代氣息,同時還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繼續推進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穩步發展。
謝國明著
人民日報出版社2008.2
定價:6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