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該做的事情不是發錢,而是需要解決就業,如果政府把目標放在就業上頭,改善了就業,金融危機對于中國根本算不了什么。
中國經濟遭遇麻煩,最麻煩的是經濟以低端制造業為主體的東莞。茅于軾最近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說,在當前金融危機形勢下,東莞應該首先解決就業問題,并鼓勵員工應與企業做“患難夫妻”共度難關,裁員是下下策。
茅于軾認為,東莞政府決定一次性拿出10億元幫助中小企業融資這一做法并不妥當。東莞下崗這么多,政府該做的事情不是發錢,而是需要解決就業,如果政府把目標放在就業上頭,改善了就業,金融危機對于中國根本算不了什么。
除了政府提供融資機會幫助創業,還應該加強培訓,政府應該出錢給工人提供免費培訓。原來的流水線上的工人下崗了,需要政府有針對性地組織培訓,讓這些失業人員適應新的崗位需要。茅于軾認為,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有錢創業,有人適應新工作,那么機會就來了,用不著什么大項目。直接給企業發錢融資,如果這家企業本身就不行,政府給它錢只是延緩它的壽命,企業不能適應客觀形勢,你救也救不了。這是中國產業升級必經的一個過程。
而裁員之所以糟糕,是因為容易造成很大的社會問題,應該盡可能地避免。茅建議說,共度難關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有必要,協商得好,員工可以降低工資,降低10%-20%,這是最好的辦法。這當然的確要勞資關系平時就很好的企業才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