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傾西南。心傾西南。
國殤國難,江河不安。
曾經以為
天地不仁,萬物為芻狗;
曾經以為
人心惟危,世間寡善。他人就是戈壁荒漠,坊間依稀極度深寒……
然而,川西傳真、成都來電,大悲中涌現出無數凡人的真善美,案頭突然溢滿暖流,鍵盤突然爆滿真情,我們的血,伴著前方記者的鼓點而一天天地走向沸點——
大災之后防大疫:曾經以為,高溫下的暴雨,暴雨后的高溫,必然導致瘟疫席卷,多難的川西,是否會重現張獻忠時代的暴戾,十室九空,殆無噍類。
然而前方消息——10萬大軍除疫,飛機空投消毒,疫魔已被牢牢壓縮在很小很小的一塊。
志愿者感天動地:曾經以為,三分鐘熱度也是熱度,千里作秀也比冷血高尚,志愿者紛至沓來,災區奈何添亂?
然而前方消息——志愿者在任何情況下都洋溢著善力善念,從帳篷,到溝壑,從醫院,到殘垣,你驀然發現,原來我好大的中華!原來我好善的中華!看似平靜的蕓蕓眾生,原來都是“衡陽的譚千秋”、“綿陽的胡開華”……
是啊,災區的孩子怎么了?為什么剛剛混熟了又要彼此告別?“地震孤兒”為什么在當地是最忌諱的稱呼?帳篷學校的瑯瑯書聲為什么越來越響亮?……
曾經以為川西的故事行將結束,曾經以為川西的航拍不無悲涼。
然而,且看來自前方的延續報道——大愛永遠延續,仁者所向無敵!
胡展奮(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