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幸生
北京時間上周六晚,中國國少隊小將的射球,被烏茲別克斯坦的“客串門將”撲住,中國男子足球的一頁“新篇章”就此寫就:2008年,國家隊無緣世界杯,國奧隊無緣奧運八強,國青隊無緣世青賽,國少隊無緣世少賽。用老百姓的話說,中國男子足球真可謂是顆粒無收、四大皆空了。
在今年央視春節晚會上,宋丹丹和趙本山在臺上,為爭當奧運火炬手而搶話筒。節目主持人發問:這世界上什么運動讓人最揪心?宋丹丹即刻回答:足球。主持人繼續問道:這世界上還有什么運動比這更揪心?趙本山回答:中國足球。從電視機里,也從遼闊的中國大地上,響起一派心領神會、五味雜陳的哄笑。為了對白的簡潔,宋丹丹和趙本山省略了這個“足球”前邊的限定詞,即“男子”兩字。老商教練復出幾個月,奮斗一把,還把女隊帶進了八強,而堂堂男隊,小組賽的檻都沒邁得過去。
高薪、假球,罰款、停賽,洋帥、土帥,退出、開除,中國男足險象環出、不一而足。對中國男足這場戲,俺們這些看客還能說什么?網友博客稱:人家冼東妹五次傷退五次復出,每次拿回一個金牌,中國足球倒好,每次出擊都被抽回來,臉上全是對手的指紋,只能回家慢慢數。因此建議:“以后中國足協是不是歸女子柔道部兼管。”


在奧運八月,專司男足寫作的李承鵬,口稱自己電話被打爆,原因起于他決定不再寫男足:真不寫了,中國足球都這樣了,我也只好假裝一下華麗轉身,不帶走一絲云彩,再則為以示區別,中國足球踢得不爺們,我總得爺們,說過的話得兌現。
“后邊”的中國男足會怎樣?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