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軍
高中物理在高中所有學科中難度較大,這是大家公認的,特別是高二物理,對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現象的認識、物理過程的建立、物理情景的想象等構成了高二物理中的諸多難點,那么如何順利地實現高一高二的過渡,把高二物理學好呢?根據多年的教學體會,談一下我的想法。
一、調整學習心態,做好高一和高二物理銜接
從教材上說,高一物理以力學和運動學為主,內容貼近實際生活,和初中的知識容易銜接:所以相對容易些,高二物理包括力學、運動學、熱學、電磁學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而且抽象的知識越來越多,題型多而復雜,難度增加。所以學習的難度增加,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是鞏固高一所學知識,增強學習興趣和信心,為高二的學習提供心理上和知識上的準備,其次是規劃學習,全面分析高一和高二的大綱和教材,全面了解高一和高二的知識體系,找出高一和高二的相關知識銜接點,如運動學中的相關知識點等,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聯系,復習舊知識,建立相關的學習網絡,這樣可以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再次是做好思想準備,調整好學習心態,同學們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面對自己未來的學習,掌握適當的調控自我和發展自我的方法,通過不斷地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使自己的學習成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二、注重學習過程,強化常規課堂學習
做好課堂常規學習是學好高二物理的關鍵。
1、認真閱讀課本,做好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十分重要,對于習慣自學的人來說,預習永遠是整個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比課堂學習和課下復習還要重要,課前預習未講授的新課,首先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范圍和要求,對于物理概念和規律則要抓住其核心,以及與其他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區別與聯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對已學過的知識,如果忘了,課前預習時可及時補上,這樣,上課時就不會感到困難重重了,然后再縱觀新課的內容,找出各知識點間的聯系,掌握知識的脈絡,繪出知識結構簡圖,同時還要閱讀有關典型的例題并嘗試解答,把解答書后習題作為閱讀效果的檢查,并從中總結出解題的一般思路和步驟。
2、認清重點難點,提高聽課效率
課上聽講是學習的主要任務,聽講時,要挺直身子,豎直耳朵,集中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課,注意重點的地方,更要注意不懂的地方了,聽老師是怎樣講的,必要時自己還要想想,這樣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要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同時可以對比老師的講解以檢查自己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學習老師對疑難問題的分析過程和思維方法,也可以作進一步的質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見解,另外我們還要補充和完善我們的筆記,必要的解題思路和要點是不可缺少的,這樣聽完課,不僅能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3、強化相關知識,及時完成作業
作業是學好物理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掌握知識熟練技能的基本方法,要做好作業,首先要仔細審題,弄清題中敘述的物理過程,明確題中所給的條件和要求解決的問題;根據題中陳述的物理現象和過程對照所學物理知識選擇解題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經過冷靜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數學關系式;借助數學工具進行計算,求解時要將各物理量的單位統一到國際單位制中;最后還必須對答案進行驗證討論,以檢查所用的規律是否正確,在運算中出現的各物理量的單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確、符合實際,物理意義是否明確,運算進程是否嚴密,是否還有別的解法,通過驗證答案、回顧解題過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熟悉各種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4、認真復習總結,鞏固學習成果
對學過的知識,做過的練習,如果不及時復習,不會歸納總結,就容易出現知識之間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學習物理知識的傾向,其結果必然是物理內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對具體過程分析不清,對公式中的物理量間的關系理解不深,不會縱觀全局,前后聯貫,靈活運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去解決具體問題,因此,課后要及時地復習、總結,課后的復習除了每節課后的整理筆記、完成作業外,還要進行章節的單元復習,要經常通過對比、鑒別,弄清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以及變化發展過程,并及時歸納總結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歸納總結,便可以使知識前后貫通,縱橫聯系,并從物理量間的因果聯系和發展變化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這樣既能不斷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重視觀察和實驗,體驗科學方法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既符合同學們的認知特點,又能激發并保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時觀察和實驗又是檢驗物理知識真理性的標準,是同學們對所學知識獲得必要感性認識的重要途徑,另外,有些實驗通過同學們自己動手、觀察,可增強同學們的分析問題能力、掌握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也是培養同學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思想的途徑,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在認真完成每一個分組實驗以外,還應使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進行各種物理實驗,可以接近物理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同學們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通過觀察和感受使同學們受到啟發并歸納出規律。
四、善于發現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在以上幾個環節的學習中,我們必然會產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消滅這些學習中的“攔路虎”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同學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果是越積越多,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對于疑難問題,我們應該及時想辦法(如請教同學、老師或翻閱資料等)解決,對錯題則應該注意分析錯誤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錯還是計算粗心致錯,是套用公式致錯還是題意理解不清致錯,等等,此外還有幾點應該提一下,其一是勤于提問;要學會問同學,問老師,問自己,但凡問題一定要深思熟慮后再開口去問,否則就是對解答者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其二是勤于改正自己的錯誤,包括作業中,考試中甚至是課外習題中的錯誤,針對每道錯題,要想明白它考的是什么,歸屬于哪一類型,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何以會出錯,是哪個概念原理還不夠明確,這幾步思路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確保下次見到同類的題型不至于再犯同類的錯誤,
誠然,物理是難學,但絕非學不好,只要按物理學科的特點去學習,按照前面談到的去做,理解注重思考物理過程,不死記硬背,常動手,常開動腦筋思考,不要一碰到問題就問同學或老師,在學習中要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學習中去尋找樂趣,就能培養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比如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編寫了幾個口訣:(1)判斷彈力的方向:過點垂線指圓心,(2)處理平拋運動的方法:見啥分啥,(3)運用動能定理的方法;明確對象與過程,找力找功找速度,(4)運用機械能守恒的方法:明確對象過程,判斷是否守恒;確定參考準繩;寫出動能勢能,(5)電路分析:串反并同,(6)伏安法測電阻:大內小外,兩邊分開,(7)電學左右手定則:看力(安培力)、電(感應電流)、磁(電流磁效應)三字最后一筆的朝向選擇左右手,(8)電路串并聯關系:串聯電路大對大,并聯電路大對小。
總之,認清物理規律,把握科學方法,強化過程學習,從而自發地、積極地、主動地學習,就一定能學好物理知識。
(責任編輯任林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