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玉
約翰·勞勃生是個英國人,癱瘓在床,只有左手能動,也只有右眼能見到一絲光亮。
不過,他沒有把自己關在黑暗里,而是用上天賜給他的僅有的光亮去讀書看報。他想,上帝既然給了他一絲光亮,就是沒有將希望的門完全關閉。冥冥之中,他似乎在等待著什么??墒牵却裁茨兀窟@個世界有什么事情可以為他帶來安慰?
一天,勞勃生在讀報時看到一篇文章,介紹了遠在庫侖山里的一位姑娘,名叫美麗絲,29歲,與他同齡,也是全身癱瘓,只有雙手可以做輕微動作。
勞勃生的心在那一刻被觸動,柔軟得像是可以滴下水來。他用左手握筆,借著右眼能見到的那一絲光亮,寫了一封信安慰美麗絲。信中寫道:“上帝并未完全拋棄我,他給了我很狹窄的一絲光亮,讓我看到了你——我同樣不幸的朋友?!?/p>
他為她描述他的“快樂”生活:“我只有左手,不用擔心另一只手來和它搶東西……我整天躺在床上,也許我前世是個懶惰無比的人,為自己的來生許下了這個連屋子都不用出去的心愿……”
三個月后,美麗絲來信了,告訴他,為了給他回信,她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斑@是一項多么艱苦而又偉大的工程啊,我從中找到了以前從未有過的樂趣,感受到了生命的美麗?!泵利惤z寫道。
從此,他們書信往來不絕。
終于,在書信往來中,美麗絲勇敢地向勞勃生求婚了。她在信中說:“雖然我們不可能生活在一起,但我們可以成為一對精神上的恩愛伴侶,互相關心,互相鼓勵。親愛的,你同意嗎?”為了盡快回信,勞勃生用顫抖的左手寫下幾行字:“親愛的美麗絲,你是個勇敢、聰明、真誠、可愛的好姑娘,我同意,千萬個同意。當你接到我這封信的時候,你就是我的妻子了,我愿意在我們同去的時候,能夠葬在一起?!?/p>
愛情就這樣誕生在兩個幾乎被上天拋棄的人身上。他們的生命從此告別了黑白時代,開始有了各種美麗的色彩。
每一天,當第一縷陽光照進來時,勞勃生都會自言自語地說:“親愛的美麗絲,早上好。”他把所有他能看到的東西,都當做是美麗絲給他的祈禱。每一天,當月光爬上床頭時,美麗絲都會情不自禁地說:“親愛的勞勃生,晚安。”她把所有她能看到的東西,都當做是勞勃生給她的祝福。就這樣,這對信函上的恩愛“夫妻”開始了長達一生的愛情生活。
他們在信中琴瑟和鳴,夫唱婦隨。勞勃生為美麗絲講他看到的故事,美麗絲為勞勃生講她心中的感受,如果分成行,那些文字就是愛情的詩。當然,他們說的最多的,仍然是那個共同的理想:死后兩人能夠葬在一起。
勞勃生一直活到1994年,享年63歲,而當他的死訊傳到他的“愛妻”美麗絲那里之后不久,美麗絲也跟著離開了人世,就像兩個人約好了一樣。離開的那一刻,人們在美麗絲臉上看到的是快樂和滿足的神情。
有好心人將他們的骨灰合葬在一起,墓碑上是勞勃生和美麗絲的名字,緊緊依靠著,風風雨雨,不離不棄。
(老北摘自《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