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丁
“沒想到現在選個基金也這么難。”幾個閨密湊在一起紛紛抱怨起來。“上季度剛把我的基金換成評級四星的,這幾個月就埋在后面了。像我們這些菜鳥懶人,要是有人能幫咱把選基買基全包就好了。”
最懂行的馬小雨一聽,顯擺起來,說:“還真有人全包呢,不過不是我,是一種理財產品。英文簡稱FOF,這個就是專門從各類基金里挑些表現好的,買了這FOF,就相當于買了一個挑選好的基金組合,人家都說它是基金中的戰斗‘基。”
何謂FOF?誰來打理它?
和這幾個姐妹一樣,基民大多博愛,往往手頭都不止養著一只“雞”。如果你想連選基的工夫都省掉,就買馬小雨說的FOF吧。全名叫“funds of funds”,直譯就是“基金中的基金”。
FOF是一種專門投資于其他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FOF并不直接投資股票或債券,其投資范圍僅限于其他基金,通過持有其他證券投資基金而間接持有股票、債券等證券資產,它是結合基金產品創新和銷售渠道創新的基金新品種。
一方面,FOF將多只基金捆綁在一起,投資FOF等于同時投資多只基金,但比分別投資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另一方面,與基金超市和基金捆綁銷售等純銷售計劃不同的是,FOF完全采用基金的法律形式,按照基金的運作模式進行操作;FOF中包含對基金市場的長期投資策略,與其他基金一樣,是一種可長期投資的金融工具。它的優勢就在于:收益較高并有補償機制。
基民大概都發現了,風險增大的2008年,基金品種雖然批了又批,可收益差距卻越來越大。與其自己承擔風險,不如把這難題交給銀行,通過購買FOF,我們只投資基金中的戰斗“基”。
若還不明白,再簡單點就是說,基金是你不直接炒股,把錢交給專業的基金公司選股;而FOF則是你不直接選基金,把錢交給專業機構去選基金。前者是你雇了一批專家,后者可是雇了兩批專家啊。
我就要低風險高收益
“FOF,怎么聽著跟UFO似的?比基金都強到哪兒啊?”娜娜問。
“FOF是一種理財類型,具體產品有叫基金寶的,也有叫理財計劃的……但性質都一樣,就是為了解決市場上基金太多,普通投資者不會挑的問題,這玩意兒在美國早有了,叫組合基金。”
馬小雨看娜娜還不是很明白,繼續解釋:“就像你剛說的,上個季度還排名前列的基金這個季度就掉下去了。這些FOF專門研究各只基金的表現,看看它們的業績穩不穩定啊,基金經理水平如何,基金公司管理是不是規范,目的就是很專業地給你挑出真正經得起考驗的好基。”
FOF和基金相比風險收益怎么樣?
馬小雨說的沒錯,可這些給FOF帶來了什么優勢呢?當然是我們投資人最實惠的“低風險高收益”!
FOF相當于一次買“一籃子基金”,這樣就降低了風險,也就是說,可以規避那些由于基金公司本身或基金經理失誤造成的風險。尤其在2008年初的調整期,不少股票型基金都遭遇了10%以上的虧損,而FOF卻依然給出最低6%、最高40%的收益預期。
再來看FOF的降低風險的方式。在市場上的FOF中,券商基本都用自有資產參與,來補償投資者的損失。這相當于一條保險杠,萬一遇到大的風險,我們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就相對小一些。
明明白白我的“基”
“是嗎?表現是不是像你說的這么好啊?也說說缺點啦。”娜娜眼睛一亮問道。
“缺點基本都是小CASE。比如,FOF收費都不高,比買基金低。不過這里存在一個問題,他們買基金時也要給基金公司交各種費用,這樣就等于投資者交了兩次費用。雇一批專家交一份錢,兩批就要兩份錢啦,總不能讓人家白干吧。據我的觀察,FOF的表現基本會比基金的平均水平好一點兒,2007年最后一季度FOF平均跑贏了大市呢。”
申購FOF的費用如何?是否方便贖回?
從表面上看,FOF申購費率根據資金量在1.20%~0.01%之間,贖回費率根據時間不同,在0~0.5%之間,似乎比申購基金便宜,但其實各類型基金本身就有費用,這些費用直接從投資者的賬戶劃走。馬小雨說得很內行,FOF的確在運作過程中進行了二次收費,但明白其中的道理,相信大家一定理解萬歲。
比起那些開放式基金,FOF確實有一定的限制,一般都有特定的開放期,要贖回,也只能是在開放期內完成。也就是,即使你臨時急需用錢,可能會無法馬上贖回。
理財專家認為,FOF產品適合中長期投資。它適合四類投資者:一是不具有基金投資經驗的新手;二是富有基金投資經驗卻沒有時間打理的人;三是養老金收益人;四是希望投資某一特殊類別基金的投資者。
(摘自《家庭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