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可

短短4年時間,連續在兩個不同行業創建公司,從時尚火鍋連鎖品牌到整合室內停車場的新媒體,每次都開創了該行業從未有過的商業模式,而每次都在兩年內迅速成為行業第一。其「豆撈坊」火鍋連鎖品牌已經風靡上海,而他的「馬良傳播」室內停車場媒體正橫掃中國。這就是李舸,一個剛剛不到30歲便開始嶄露商業才華的創業者。
尋找創業商機
2002年夏天,李舸拿到國際商法碩士學位,從英倫回到國內,成為上海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專門從事涉外金融業務的律師,而他的夢想是有朝一日成為一名實業家。由于律師工作的性質,李舸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企業家,更是激發了他的創業沖動。于是,在繁忙工作之余,李舸密切關注著市場上可能出現的一切商機。
對自身所具備的優劣勢,李舸進行了理性的分析。他認為,自己缺少技術背景,缺乏利用技術壟斷獲得創業資本的先機,走科技創業的路子是行不通的,同時自己又缺少資金和管理經驗。于是他一方面確立了尋找民間資本作為戰略合作者的思路,一方面把創業的起點鎖定在了技術、資本門檻相對較低的傳統行業。
李舸花了大量精力進行了深入而艱苦的市場調研。經過仔細的觀察和比較,他發現,上海的餐飲業非常發達,尤其是火鍋飲食更是豐富。但是,上海的火鍋店幾乎都是人均消費30~50元的中低檔火鍋,這些火鍋店就餐環境不佳,食品普遍粗糙,存在座位擁擠、人聲嘈雜、空氣流通差等問題。
李舸認為上海并不缺少具備高消費能力的群體和消費觀念,缺少的只是一個能夠提供高檔消費附加值的火鍋餐廳。因此,上海的火鍋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附加值上,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打造一個高檔火鍋品牌的靈感在李舸的腦子里閃現了。
定位決定成敗
有了初步的構思后,李舸開始進一步總結市場調研的成果,以證實自己的想法。自2003年底到2004年2月,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后,一份長達40頁的詳盡的商業計劃書完成了。這家構想中的火鍋餐廳的定位是高檔時尚,目標消費人群是那些具備一定經濟能力,對消費附加值重視程度高的感性消費人群。
有了構思和實施計劃,下一步就是尋求投資。由于缺少相關經驗和渠道,李舸只能在網上搜索有關風險投資商的相關信息,主動聯系然后上門拜訪。李舸說:“很多人都認為,尋求風險投資是一件痛苦和艱難的事情,但事實上,很多時候并不是缺少資金,而是你沒有好的項目和團隊來贏得資金。就像創業者抱怨沒有資金一樣,投資商也在抱怨為什么沒有好的項目。”所以,有一個定位準確、可實施性強、計劃全面的項目,并充分證明你的團隊能夠切實執行這一項目,實現項目預期的投資回報,才是問題的關鍵。
尋找好的合作伙伴,是成功的另一個保障。李舸清楚地知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而自己對餐飲和餐飲管理缺乏經驗和實踐。于是,他在尋找投資的同時,也不斷地物色合適的合作伙伴。那時候哪怕是一個人有30萬、50萬,他也要花上幾個小時來介紹自己的商業模式和開創一個高端火鍋品牌的商業設想。終于,他等到了兩個期待已久的電話,一個電話告訴他,可以投資,但需要他抵押在上海的唯一房產;一個電話就是來自上海某著名餐飲連鎖企業的營運總監現任“豆撈坊”的總經理高青春,他愿意和李舸一起在上海開創一個新的火鍋模式,打造一個成功的餐飲品牌。在李舸抵押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之后,他和高青春兩個人就開始了真正的“豆撈坊”品牌之路。

一開始,“豆撈坊”就打出了“豆撈坊,以時尚為榮,以新鮮為榮,以您的光臨為榮”的口號,采用純海鮮加工的丸、新鮮的海鮮、肥牛作為主打,采用一人一鍋分餐制。店內昏暗的燈光、紅色的紗窗,安靜而舒適。調料是自助的,各種盛菜的器皿非常精致。
這種和傳統火鍋的明顯差異化給“豆撈坊”帶來了成功。經過一個月的運營,“豆撈坊”就實現了盈虧平衡。不久后,店門口便出現了排隊等位的現象。“豆撈坊”從最初的創業團隊只有李舸和高青春兩人,一直發展到今天已經有近兩千多名員工,僅僅三年時間就創造了上海餐飲市場的奇跡。而5年之內,李舸和他的團隊將把“豆撈坊”打造成中國時尚火鍋第一品牌。
開創新商業模式
在李舸看來,“豆撈坊”只是自己商業實踐的第一步:“進入資本市場,嘗試新的項目,在更多的行業不斷開創新商業模式、創立成功企業品牌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李舸一直在思考新行業中是否還有更好的機會。
2006年9月,“豆撈坊”品牌的發展還在蒸蒸日上的時候,一家通過室內停車場渠道開創了新的商業模式的戶外媒體公司——馬良傳播誕生了,開始了自己“神筆馬良”般的神話故事,創立者正是李舸。馬良傳播開創了全新的戶外媒體的運營模式,整合了中國最龐大的高消費人群“有車族”的必達之地——室內停車場。
善于發現商機的李舸意識到,“擁有私家車”是中國內地高消費、高收入人群的明顯特征,這個群體基數龐大、增速迅猛,越來越強地影響著中國的消費潮流和購買取向。京、滬、穗、深就有近1 000萬以車代步的群體,他們的家庭成員更是這個群體消費力的延伸。通過調查,76.2%的搭乘者是到了室內停車場才下車;75%的車主經常在室內停車場停車,其中,在工作日有近一半的車主每天到達地下停車場的頻率在2次以上;車主在地下停車場的平均停留時間為10分鐘。李舸認為室內停車場媒體的封閉環境,超大畫面帶來的強制收視使得它成為品牌差異化投放的媒體陣地,在這里目標人群到達率高,加上在開車時看到和車有關的品牌更能增加記憶度,所以廣告的效果顯著。
憑借李舸對強勢消費人群的精準定位,馬良傳播運營半年即簽約榮威、凱美瑞、寶馬、多普達商務手機等大量高端廣告客戶,并得到客戶的高度認可。
2007年7月,馬良傳播獲得了著名境外風險投資機構紅杉資本、境內投資集團涌金集團500萬美金的首輪投資。馬良傳播公司的價值增長超過20倍,發展勢頭更加迅猛。
2007年12月,馬良傳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為代表的中心城市城區室內停車場擁有超過80%的市場占有率,建立起了競爭對手無法逾越的行業壁壘。
2008年上半年,馬良傳播繼續擴張,經過數輪并購,獨家壟斷了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為首的4個中心城市的室內停車場媒體資源。
未來半年,馬良傳播將實現四個最發達中心城市覆蓋超過3 000個室內停車場渠道整合的目標。馬良傳播正在用自己的新媒體理念,將城市的地下空間打造成時尚品牌的發布陣地,讓有車人群在停放其愛車的時候身處時尚、明亮的空間里。某種程度上說,馬良傳播正通過停車場的漂亮燈箱改變著城市里高端消費人群每天必經的一部分生活空間。
“最有力的影響最有影響力的人群”,馬良傳播用自己卓越的媒體運營成就驗證著這句響亮的口號。而對此,李舸本人的體會很深:“創業的路上充滿艱辛更有無限機遇,把握市場細分原則的準確定位是成功的前提。而堅持是成功的保障。所有的堅持都不是創業者一個人的堅持,是一個團隊的堅持,所以我和我的團隊根本不會留戀過去的成績,我們將繼續奮斗。”
責任編輯:陳慧仙 E-mail:hsosc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