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玨

張茵,美國中南控股公司總裁,玖龍紙業董事長,2006年胡潤中國富豪榜女首富。她通過廢紙回收再生產問鼎首富,成為最傳統的行業造就的最富有女性。
2008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張茵向大會遞交了三份提案:一是完善《勞動合同法》,取消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項條款;二是降低富人稅負,把月薪10萬元以上的最高累進稅率從45%減至30%;三是鼓勵企業進口先進高效的節能環保設備,給予5年至7年的免征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的過渡期限。
這位2006年胡潤百富榜上的內地首富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關于她的發家史又成為眾人的談資。
1985年,27歲的張茵放棄深圳一個待遇優厚的合資企業的財會工作,帶了3萬元錢只身到香港闖蕩,在香港一家中外合資貿易公司擔任會計。一年以后,這家公司倒閉了。帶著3萬元人民幣,張茵開始創業。
和日本電影中的女強人阿信最初靠擺地攤做布匹生意類似的是,張茵只身闖香港收廢紙,也是從最小、最不起眼的生意做起。當時,中國森林資源相對貧乏,特別是造紙用速生林建設嚴重滯后,因此大部分高檔紙的原料都需要進口的廢紙和木漿,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廢紙成為解決我國造紙原料瓶頸的重要途徑。這個門檻不高、被稱為“收破爛”的行當吸引了不少客商,香港則成為他們最重要的集散地。敏銳的張茵發現了這一商業機遇,在香港做起了廢紙回收生意。
在廢紙回收貿易中,她一直堅持“品質第一”的宗旨,不允許自家生產的紙漿摻水,結果觸犯了行內的“潛規則”,接到過黑社會的恐嚇電話,就連合伙人也欺騙她,偷偷往里面摻水。但她并沒有退縮。最后,因為她的豪爽公道,收廢紙的那些人都愿意跟她做生意,把收來的廢紙賣給她。
在那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中,張茵慢慢地積聚著資本,“我始終堅持廢紙的品質,又恰好趕上香港經濟蓬勃時期,因此6年內我就完成了資本部分積累。”
然而香港是一個小島,它的廢紙資源、廢紙品質、廢紙數量不能使實現張茵“廢紙大王”夢。于是1990年2月,張茵來到了全世界造紙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美國,成立了中南控股公司。美國有全世界最大的造紙業,也是世界上廢紙出口最多的國家,并且廢紙回收系統極為高效、科學。另外,細心的張茵也利用了別人沒有發現的機遇——大量運送出口貨物的集裝箱回到中國時都是空返,張茵只用極低的運費就把美國的廢紙運到了中國。背靠這一巨大市場,堅持“信譽第一、客戶至上”經營方式的中南公司,很快就得到了業界認可,并實現了飛速發展。10年間,中南先后在美國建起了7家打包廠(將收到的廢紙打包)和運輸企業,躍升為美國集裝箱出口用量最多的公司,占據著全美廢紙出口量60~70%的市場份額,至今無人撼動其穩固的廢紙貿易出口龍頭地位。
時至今日,中南已是歐美最大的紙原料供應商,年出貨量超過500萬噸,這些貨物要用20萬個12英尺標準集裝箱來運輸!張茵已經掌控著全球最大的包裝用紙和廢紙回收公司玖龍紙業,資產上漲90萬倍。二十多年滄海桑田,正是依靠鍥而不舍的創業精神,她一步步打拼出自己的天地,人生因此而燦爛。
(責任編輯:陳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