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玲
令人頭疼的還是實驗操作,有時出現(xiàn)一些疑問,很謙虛地向其請教,希望得到指點,可一般情況下,老師不是三言兩語給打發(fā)了,就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美其名曰自己動手更能提高。
俗話說沒那金剛鉆就別攬那瓷器活兒,您也別為難自己了, 我們心疼您呀,別吃教師這碗飯了,去找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吧。
他上課不帶片紙,四冊《古代漢語》爛熟于心,任意揮灑,絲毫無錯。尚老師在課堂上總是以他的智慧與幽默拉近古代與現(xiàn)代的距離,在這樣活潑的氣氛中,我們不知不覺地就吸收了很多實用的知識。
……
這是評師網部分評論摘錄。這樣的評論你我都很熟悉,我們都曾在不同場合對老師進行種種評價,不過常常是在宿舍、食堂等私底下的場合,而從2006年11月起,我們可以到評師網上公開發(fā)表對老師的評論了。
評師網現(xiàn)已涵蓋3 000余所大學,近百萬老師,沒準當中就有正在或者曾經給你授課的老師,即使沒有,也沒有關系,你可以選擇新增學校和老師,添加你想點評的學校和老師。
網站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陳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創(chuàng)建這個網站,主要因為大學生們渴望在選課和選導師之前能更多地了解老師的有關信息,同時也希望自己對老師的教學評價能夠有一個比較公開、方便的表達渠道。
陳強認為,在中國的高校里,學生總體還是一個處于弱勢的群體,沒有更多的了解老師的信息渠道,創(chuàng)辦這樣一個網站在中國還是有它的價值和意義的。
在該網站上,除設立最具魅力的老師、最受關注的老師和最具爭議的老師等板塊外,還設立了最有魅力的著作、最有魅力的大學、最有魅力的專業(yè)等,根據評點的多少,設立了排行榜。
校園BBS本已經成為點評教師的一個重要渠道。BBS的用戶身份更加單純,因此話題也更為集中,不同用戶的言論也可以相互呼應,形成討論。但是,有大學生表示,由于校園BBS沒有較好的保密性,通過追查ID,相關老師很容易知道發(fā)言者的真實身份,有可能對學生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有一些學校要求學生實名注冊才能使用校園BBS,這就對學生能否表達真實想法形成了障礙。
而雖然每所院校都會有自身的教學評估體系,但只是局限于一種打分的形式,學生無法充分地用話語來表達出本身想要表達的意思。學校現(xiàn)有的評估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給學生提供一種很有效地、很暢通地與老師溝通交流的渠道和氛圍。評師網的出現(xiàn),似乎消除了這樣的一個障礙,成為師生交流渠道的一個補充。
在這里,你只需要簡單注冊就可以發(fā)表評論了,評論一般不會受到網站編輯的“干涉”,編輯們只是監(jiān)控一些看起來具有明顯的攻擊、誹謗等傾向的評論,甚至會將其刪除。你還可以按照課程容易指數 、幫助度指數、明晰度指數、魅力值為老師打分。
老師是一種職業(yè),工作就是向眾多的學生提供教育服務,作為服務對象的學生,完全有權利對這種服務提出自己的要求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評師網給我們提供了表達真實看法的平臺。
眾說紛紜
李山(北京師范大學老師)
我覺得,只要不涉及隱私和惡意中傷就可以。建議大家還是多說說好話,老師也需要多鼓勵,他產生敵對情緒,對學生也沒好處。這就是把以前大家在食堂說的話搬到網絡上。
陳老師(蘭州大學)
自己曾專門到網站上看了看,發(fā)現(xiàn)上面竟然有對自己的幾條點評,但有的點評簡直是一派胡言,感覺有些學生可能考試沒通過,就在這個網站上發(fā)泄對我的不滿。
張檸(文化批評家)
學生在網上議論自己老師完全可以接受,這是公眾論壇。
倒是很多學校現(xiàn)在搞的內部打分,直接和評職稱考核掛鉤,比較受限制。年輕老師因此變得不敢管學生。可能會產生的負面影響是網絡本身的問題。我相信大部分評價者比較理性。
陸洋(清華大學學生)
想法挺有意思的,我看到的對我認識的老師的點評也比較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