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原
上證指數從去年10月16日的最高點6124.04點跌到今年4月22日本輪調整的最低點2990.79點,從盤面上看,短短五個月的時間,下跌幅度就已經超過了50%。
大盤大幅下挫,源于對美國次級貸款危機的恐懼,源于全球股市的全面暴跌,更多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次貸危機引起的美國股市暴跌對于滬深股市投資者心理上的巨大影響是本輪下跌的起因,而后隨之而來的對于上市公司業績的擔憂,對于市場緊縮性政策、年內規模巨大的大小非解禁以及接二連三的天量再融資計劃可能給市場資金面構成的壓力的恐懼,一步一步推動大盤走向腰斬的深淵。
到最后投資者開始恐慌性拋盤,一有風吹草動,市場便草木皆兵,在眾多投資者跟風拋盤之下,市場上蘊藏了眾多被錯殺的股票,而在目前政策暖風的吹拂之下,前期被錯殺的股票便可成為投資機會了。
從投資角度來講,大盤開始企穩回升,如何甄別“該殺股”和“錯殺股”,從泥沙中挑選黃金,現在不能不說是一次很好的投資機會。
發掘錯殺的個股
下面我們從三個層次來發掘一下可能被市場錯殺的個股。
首先從宏觀面尋找通貨膨脹的收益行業。今年宏觀經濟的通貨膨脹壓力不減,一季度的CPI達8%,在市場普遍預期4月CPI將下降的時候,4月份CPI上漲的幅度達8.5%,這進一步加大了政府對全年通脹水平的控制壓力。在這種背景下,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需要挖掘能受益于通貨膨脹的行業。
有三類行業可能受益于通脹,首先是領先的消費和服務品牌。領先品牌消費和服務企業可以利用它們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地位,不斷將上升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保持利潤甚至提高利潤。如食品飲料行業中龍頭企業、零售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以及酒店旅游行業中的品牌企業、醫藥行業中的品牌企業等。其次是上游大宗商品將受益于通脹。如煤炭、鐵礦石、農業和林木資源行業,這些行業受益于資源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和通脹水平的持續攀升。電力、成品油、天然氣、有色金屬因由政府主導定價或海外定價,不在此列。另外,具有壟斷性質的運輸和基礎設施行業通常是市場價格的制定者,在通貨膨脹環境中,它們可以通過提高服務費抵消成本上漲壓力,如航空、航運、鐵路、港口、機場等。
其次從國家政策面尋找受國家政策扶植的行業。國家政策扶植相關行業,第一是節能環保行業,近幾年節能環保已經成為世界的主流,今年以來,我國也制定多項政策要求對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以及跨省經營的“雙高”行業(13類重污染行業)公司申請首發上市或再融資的,必須根據規定進行環保核查,并推出多項相關優惠政策扶植節能環保行業的發展。第二是新能源戰略。油價大幅度上漲,使得原油的成本越來越高,能源替代成為國家今后中長期發展的一個戰略。第三是資產注入,這對提升國有企業的競爭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資產注入不光是中央企業在推行,它也是地方性國有企業推行的一個戰略。第四就是醫保,今年國家將在醫改中注入832億,這對于醫藥行業的發展會起到比較大的作用。
最后從行業公司業績面尋找被市場嚴重低估的個股。有價值的股票,都是在下跌的過程中體現出它的投資價值的。所以,有經驗的投資者,在股價低迷的時候買入,而在人氣高漲的時候賣出。這是股市投資不變的正確做法。
首先需要嚴格區分低價股和被市場低估的績優股,價格高低的本身并不能說明股票的內在價值,現在很多散戶投資者的誤區是尋找低價股進行投資,這種選股的方式是很不科學的。索羅斯說過:“市場總是錯的。價格只是表象,價值才是本質。”
通過對宏觀經濟的分析,行業狀況的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分析,甚至一些零散的信息,如企業作廣告的多少,敏銳的投資者都可以以此對股票的投資價值做出評估,但并不是每個投資者都能夠對其經營狀況做出精確的判斷,在國外,專業投資咨詢機構的職責就是為投資者提供企業未來經營狀況精確的分析報告,這將是一份包括企業利潤構成的定量的報告。
尋找上市企業
作為普通投資者,也應該更多地關注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的業績報告,那些業績增長但價值被長期低估的股票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依據上面的分析,有四類企業可進入視野:
第一類,一個小企業由于掌握關鍵技術一躍成為行業龍頭,連續幾年甚至幾十年高速增長。
第二類,通過資產重組,資產注入等方式由夕陽產業進入朝陽產業,由弱勢企業轉為優勢企業。
第三類,突發事件導致短期內股市大幅下跌,由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短期內沒改變,無疑是對價值的整體“低估”。
第四類,長期熊市后,股票價值普遍被低估,其中流通市值較大者將更為明顯。
在中國上市公司中,投資重點應放在第二類上市公司和上。這一類上市公司價值變化是跳躍式的,由于這類股票過去往往是業績較差的股票,股價的升幅會更大,許多人往往習慣與公司過去股價相比較,大漲后,短期內供大于求更加明顯,股價調整更深,由于公司已脫胎換骨,公司的價值無疑被低估。
選定價值低估的股票后,關鍵是選買入的時機。盡管選擇的股票價格可能已在安全區,但為實現利潤最大化、減少判斷失誤及大盤波動的系統風險帶來的損失,應在一段時間內股票價格波動的底部買入。
對價值投資型的操作而言,大盤的波動只是提供了一個舞臺,決定購買一只股票是基于對其價值的判斷,與股票技術形態關系不大,但介入的時候,要借助技術分析有效地濾除大盤波動帶來的風險。價值投資其實只是在選股的方式上以價值為著眼點,操作上應充分利用各種技術分析工具。如果每次操作都做到出師有名,謹慎操作將風險控制到較低水平,成功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王原,中天嘉華理財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