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駐湖北荊門小記者陳克香報道 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這是多么令人振奮和驕傲的事情!作為中華兒女的一分子,哪個不是把“奧運”時時掛在心頭?許多時候,就連我家的家常話主題都變成了“奧運”。
一天晚上,我們看電視談到了“奧運”,奶奶忍不住問:“什么是奧運啊?”畢竟奶奶是七十多歲的人了,也難怪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于是,我把奧運的體育比賽情況、我國申辦奧運的艱難、奧運五環、奧運精神、奧運會徽等一一向她作了介紹。奶奶摸著我的頭夸我知道得多,我心里真比吃了蜜還甜——倒不是喜歡夸獎,而是我找到了宣傳奧運的機會呀!
爺爺年紀大,上街時常常隨地吐痰。我想,奧運會期間該有多少外國人要來中國觀看比賽呀,如果我們人人都像爺爺那樣,不僅會讓環境衛生變差,而且有損我國的形象。于是,我直截了當地指出了爺爺的毛病,并把不講衛生的利害關系說給爺爺聽。爺爺盡管有些尷尬,但還是心悅誠服地接受了。后來,爺爺竟連進門不換鞋的壞習慣也改掉了,現在又在戒煙呢!
爸爸用錢大手大腳,在家里用電用水更不注意。本來我國就是資源緊缺的國家,在奧運會期間,用電用水肯定會出現高峰。如果我們都浪費水電,必然會給國家帶來一定的困難。于是,每當爸爸不注意節約水電時,我就主動去關電關水,并指出爸爸不該浪費。爸爸見連我都有節約意識,再不好意思大手大腳了。
我總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就應該時時想著“奧運”,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奧運多作貢獻。
【師生同評】
同學劉丹陽:陳克香好友,你心系奧運,從長遠著眼,從身邊小事入手,以國家主人翁的姿態,用實際行動為奧運作貢獻,令人佩服!
班長陳星琪:陳克香同學,讀了你的習作,我仿佛親眼看到了你的所作所為。你抓住時機宣傳奧運,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用實際行動支持奧運,你真了不起!
老師劉克錫:從習作中,我們不難看出,小作者心中裝著奧運,宣傳奧運,服務奧運,一言一行無不洋溢著愛國之情。文章表達的意思一目了然,寫出了對奧運的期盼,語言樸實,讀來讓人備感親切。
(448268湖北省荊門市五里中心小學童心文學社)(指導老師劉克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