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暉
請耐心地聽我介紹這樣一個人。
他今年76歲,和妻子居住在美國舊金山一套一居室的出租屋里。他從沒穿過名牌衣服,眼鏡破舊不堪,佩戴的手表是從地攤兒上買來的。他不愛美食,最喜歡的是價格低廉的烤奶酪西紅柿三明治。他沒有自己的小汽車,外出通常都乘坐公交車,他曾經的公文包是個布袋。另外,如果你和他一起到小酒館坐坐,他一定會仔細核對賬單;如果你住在他家里,睡覺前他一定會提醒你把燈關了。
你一定奇怪,一個貧窮而吝嗇的美國老頭有什么好說的?那么讓我們看看他都做了哪些事。
他曾為康奈爾大學捐獻了5.88億美元,為加州大學捐獻了1.25億美元,為斯坦福大學捐獻了6000萬美元。他曾投入10億美元,改造和新建了愛爾蘭的7所大學和北愛爾蘭的2所大學。他曾建立“微笑行動”慈善基金,為發展中國家的腭裂兒童做手術提供醫療費用。他曾為控制非洲的瘟疫和疾病注入巨額資金……迄今為止,他已經捐出40億美元,還有40億美元等待捐獻。
他就是對己吝嗇待人大方、喜歡掙錢卻不喜歡擁有錢的查克·費尼。
這么多年,他為人低調,行善一直隱姓埋名,捐款全部匿名,即使他親自創立的高達80億美元的“大西洋慈善”基金會,也拒絕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當媒體終于發現他的存在,立即讓世界震驚。
目前,查克·費尼還有兩個愿望:一個是在2016年前捐光剩下的40億美元,否則死不瞑目。現在,這筆錢正以每年超過4億美元的速度流向世界各地需要的地方。另一個是為富豪們樹立一個榜樣,“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做出饋贈”。據說,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深受他的影響并已付諸行動。
媒體追問查克·費尼,為何非要捐得一干二凈?他的回答很簡單,因為“裹尸布上沒有口袋”。
(海之風情摘自《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