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方
地處俄羅斯西北部的小城摩爾曼斯克市,因地處寒冷的北極圈內,多年來他國商人很少光顧。一位叫孫劍濤的中國小伙卻冒險在這里開起了一家中餐館。有人斷言,可怕的嚴寒和“極夜”現象會讓他很快血本無歸。但短短幾年下來,他不僅擁有了一家在當地屈指可數的豪華酒店,還成了家喻戶曉的“財富名人”。
淘金“處女地”
孫劍濤是山西太原市人,他父親在一家星級酒店當大廚。從小他就對老爸的廚藝崇拜異常,耳濡目染,跟著父親漸漸練出了一手好廚藝。在北京經貿大學讀書時,孫劍濤經常到一家著名川菜館兼職當廚師,還根據古書記載,大膽嘗試做各種宮廷菜,深受食客喜愛。
2002年大學畢業后,他和一位同學結伴去了俄羅斯,據說在那里做服裝及小百貨生意很賺錢。可到了莫斯科才知道,情況已經變了。5年前確實是這樣,物美價廉的中國服裝和日常生活用品,那時在當地十分搶手。只要貨物發到這里,轉手就能賺到一倍以上的利潤,有時批發商連價格都不問。可是,后來到這里經營服裝鞋帽的中國商人越來越多,惡性競爭再加上各種稅收,使不少人鎩羽而歸。
孫劍濤是個很要強的人,他不甘心就這樣灰溜溜地回去。俄羅斯這么一個大國,又盛產石油和天然氣,難道就找不到可做的生意?他送走老同學后,放下架子,進了一家臺灣人開的中餐館打工。因手藝好,當月老板就讓他做了廚師。
2002年12月,一位叫安德烈維爾的當地朋友約孫劍濤到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去旅游。老板告訴他,那是個地處北極圈內的偏僻小城,常年冰封,常常整天是白天,或者整天是黑夜,人們一年中有半年像北極熊一樣冬眠。那里有什么好玩的?他問周圍的幾位歐洲商人,他們都眾口一詞地說:“摩爾曼斯克在環境惡劣的北極圈里,誰去那種鬼地方!”
可是,到了那里之后,孫劍濤發現,人們對摩爾曼斯克存在很大的誤解。這里的火車站修建得整潔亮麗,很有現代感。城市氣溫比俄羅斯其他地方低不了多少。大街上人來人往,商店里也熙熙攘攘。與這個城市接觸越深,他就越感覺到它神奇而獨特的魅力。
孫劍濤簡直樂不思蜀了!更讓他驚訝的是,在當地不僅看不到中國人,連一家中餐館都沒有,真是一片淘金的“處女地”。何不在這里開一家中餐館?他想。

摩爾曼斯克的“名人”
“開餐館?你小子簡直瘋了!” 回到莫斯科后,他向朋友們講了他的想法,大家都以為他大腦出毛病了。孫劍濤卻固執地認為,正因為大家都不敢去,那里才是一座待開發的“金礦”。他決心冒險一搏。
也許是偏僻的原因,在摩爾曼斯克開店不僅很容易,而且房租也低得驚人。孫劍濤租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稍加裝修。2003年1月8日,他的“中國龍”餐館便橫空出世了。
中餐館落戶摩爾曼斯克,在當地是一大新聞。開張那天,不少人紛紛跑來看熱鬧。一位當地電視臺的女記者,經允許進入了孫劍濤的操作間。只見各種各樣的原材料,在小孫的刀、勺之下,瞬間變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美肴。一盤平平常常的炒魚片,在他手里竟玩出令人驚嘆的花樣!爐火燒得旺旺的,油鍋燒得熱熱的,魚片切得薄薄的,劈里啪啦,各種料片在炒勺中旋轉起舞,跳躍紛飛,讓人眼花繚亂!一會兒工夫,一盤紅白相間、黃綠相襯的香菇胡蘿卜炒魚片就端上來了。這位女記者簡直看呆了。
餐館不大,生意卻十分火爆。除普通市民外,俄羅斯軍人也經常光顧。后來他才了解到,摩爾曼斯克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重要基地之一。一位軍官告訴他,冷戰時出于對外保密的需要,軍港附近很大的海岸線都處于警戒狀態,普通人很難進入這里。所以,多年來外界對摩爾曼斯克十分陌生。前蘇聯解體后,這個城市才對外開放。
最初幾個月,餐館里除十幾名俄羅斯外籍服務員外,孫劍濤既是采購員又是廚師長和老板,整天忙得不可開交。有時一天最多只能睡三四個小時的覺。孫劍濤想從國內招幾名廚師,可是辦相關簽證很復雜,這讓小伙子十分頭疼。
得知孫劍濤的煩心事,那位軍官說,你可以去找政府申請呀。即使和市長見面也不難,如果你高興,甚至可以打電話約他到你的府上。孫劍濤找到市政府,果然見到了市長。市長不僅馬上責成有關部門,立即為孫劍濤辦理中國廚師簽證,還興奮地告訴孫劍濤,他們拍了一部風光片,正準備在北美和歐洲各國宣傳摩爾曼斯克的城市形象。也許用不了多久,全世界的人都會跑到這里來旅游。“到那時,你的生意會更好!”
2004年春天,孫劍濤的父親辭去某星級酒店廚師長的職務,帶著6名徒弟從太原來到俄羅斯。他驚奇地發現,來兒子餐廳就餐的不僅有醫生、律師、電影演員,甚至還有軍銜很高的首長和政府官員。尤其是被稱為“中國神廚”的兒子,隔三差五還會在電視上露臉,儼然成了摩爾曼斯克的“名人”!
不斷創新,在異國拼成富翁
到2004年夏天,歐美游客果然蜂擁而至。孫劍濤又在摩爾曼斯克增開3家中餐館。不久,當地冒出不少法國餐館以及土耳其和墨西哥餐館。為了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孫劍濤根據中西方人的飲食差別,“獨創”了一份很有趣的菜譜,他稱之為“一菜兩制”:

菜譜左邊是西式中國菜,這類菜味汁濃偏甜,原料和做法符合歐美人需求;菜譜右邊是地道的中國菜,沿襲了傳統的鮮美醇厚特點,講究色、香、味、形,營養美味兼備。
孫劍濤的成功,招致了一些外國同行的嫉恨,有人投訴他居然食用狗肉。于是,他受到了食品和衛生執法人員的查詢。他解釋說,“狗不理”是中式面點之一,也叫包子。其中的dog(狗)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而已。他對滿臉狐疑的執法官說,這同美國人吃Hot dog(熱狗)是一個道理!結果,執法官在吃了幾個熱騰騰的“狗不理”后,滿臉笑容地離開了。
2007年年初,孫劍濤和父親又在摩爾曼斯克開了一家集住宿、餐館、娛樂為一體的大酒店,取名“中國風”,成為當地屈指可數的幾家豪華酒店之一。
當初,孫劍濤帶著9000美元離家,5年后的今天,其個人資產已達230多萬美金。在令人望而卻步的北極圈內,他創造了一個不小的財富奇跡。
(摘自《名人傳記·財富人物》 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