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秋剛過,“雙降”就到了——央行宣布的“降貸款利息27個基點,部分銀行降低銀行準備金率20個基點”,這是六年來的貸款利率與九年來的存款存準備金實現首次“雙降”,不少人認為政府要“救市”了。政府的確是在救市,但救的卻是整個經濟市場這個“大市”,對房地產市場影響甚微。
貸款期限越長降幅越低,對樓市影響有限
眾所周知,樓市的發展有自身的運行趨勢,加息也好,降息也好,都是人為的對經濟施加外力,由外力的影響而導致的部分改變只能起到短暫的刺激作用,不可能完全改變市場本身的運行趨勢,更何況,從此次降息幅度上看,對樓市的影響是極其有限的。
此次調整以短期多調、長期少調為原則,六個月以下貸款降幅最大為-0.36%,一至三年-0.27%,三年至五年為-0.18%,五年以上降幅最小,僅為-0.09%,因此對于房屋貸款這樣的大宗長期貸款,影響實在有限。
以30萬貸款20年期的商業貸款為例,以等額本息法還款,按照降息前7.83%的年利率,月還款額為2264.36元,執行新利率7.74%后,月還款額為2250.69元,每月少還13.67元,總共可節省3280.8元,即便是80萬元30年期的貸款,總共節省不到1.5萬元,這個總節省額度相對于貸款總額和貸款年限而言是微乎其微的,大部分購房人是不會被這杯水車薪的“利好”所打動的,樓市格局不會因此而改變,開發商缺錢的現狀仍將持續,此次6大銀行均未在準備金率下降之列可以看出。國家對固定資產、房地產投資的控制仍未放松,而將此舉認作是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救市”之說只能是其一相情愿的自我安慰而已。

降息意在激活國內消費、中小企業投資
盡管降息對房貸等長期貸款影響不大,但對于短期的消費類貸款行為,還是能有效的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消費的增長。央行此前發布的《8月份金融運行保持平穩》數據表明,過去的8個月居民貸款意愿在逐步放緩,而居民存款在加速增加。因此,減息實際上就是針對居民消費欲望衰退,鼓勵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為實現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創造有利條件。
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在存款利率不變的情況下下調貸款利率0.27個百分點,這意味著降息后企業每貸100萬元,都要比降息前節省2700元的融資成本,這樣一來,既可以減少企業的利息支出和降低經營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同時又可以增強其擴大投資的意愿,此外,結合政策對中小企業的傾斜來看,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也有利于解決企業融資困難,提高資金流動率。
信號作用明顯、房貸理財空間增大
對于此次降息的作用,安家世行總經理楊大勇認為:持續六年的加息長跑,終于一朝回頭,此次降息更像一個信號,明確一個立場,相信隨后會有更猛烈的金融政策席卷而來。
從國際金融環境來看,此次降息明顯是對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一個調整,在次貸危機、全球通脹、經濟放緩的大環境下,中國很難獨善其身,尤其是在近日美國雷曼兄弟事件的影響下,央行也必須表明一個明確的態度,此次降息分明是對國內金融市場的一種安撫,照目前形式看來,很可能出現第二次、第三次降息,當前的降息舉措可能只是一系列貨幣寬松政策和財政刺激政策的開始。
在這種預期下,房產個貸金融市場整體貸款交易量將會受到相應刺激獲得增長,此外,鑒于金融政策在一段時間內可能出現頻繁調整,因此短期內的房貸投資理財會有一個不小的活動空間。
王偉偉 安家世行市場部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