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安
自2008年7月初價格第二次創出歷史新高之后,大豆終于結束了自2006年以來的超級大牛市,開始步入了調整行情。此次超級大牛市是在全球經濟復蘇、消費增加等常規因素的影響下發生的。在此期間原油價格不斷地創出歷史新高、生物能源題材的炒作,以及受庫存不斷降低的刺激,以豆類為代表的農產品開始了歷時2年一輪轟轟烈烈的牛市。
其間價值中樞不斷上移,國內大豆價格相繼創出新高,成交量也創下歷史之最。這一切在2008年確定本年度全球大豆將出現大規模增產之后得以嘎然而止,并且隨著美元走強,帶動了原油價格回落,大豆價格也一路下滑:美豆最大跌幅超過了40%,而國內大豆跌幅則是50%。隨后一個月的反彈也只不過是一個回抽確認,后市大豆價格可能會繼續震蕩下行,短期內難以再恢復強勢。
“豆”牛市循環過程
整個牛熊循環的過程大體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供求關系日趨緊張,基本面利多,不斷引領價格持續上漲。在經過大約一年的震蕩徘徊之后,以一個假突破作為信號,20 0 6年10月大豆正式開始了超級牛市的上漲行情。由于2004年以后市場低迷,導致產量連年減少,市場供應緊張,而以中國為代表的需求方,在經濟的高速增長之下,缺口越來越大。龐大的壓榨需求直接導致連豆出現了一波上漲行情,并扭轉了豆類的長期弱勢。在20 0 6年10月--2007年8月這期間整個大豆市場價格的上漲相對較為平和,總體看來是一種非常良性的量增價升。
牛市確立,投機資金源源不斷涌入,引發瘋狂的行情。2007年8月之后,價格不再沿原有軌道運行,趨勢線更為陡峭,在金融投機資金源源不斷涌入的炒作下,行情進入了加速過程。在行情加速初期,強大的資金推動下抵消了獲利回吐的壓力,因此大豆基本沒有停止瘋狂的步伐。但在2008年3月,春節過后不久,這一切被改變了,在經過了借助利多題材的炒作之后,創出歷史高點的大豆迎來了第一次大規模的獲利回吐,大豆價格開始了劇烈的回調。一個月的時間回調幅度接近45%,雖然在這之后多頭努力將價格再次推上了新高,但這已經是最后的舞蹈。
供需面逐步改善,美元強勢,原油回落,投機資金撤離,大豆步入調整行情。2008年7月,國內大豆首先回調,隨后帶動美盤開始了正式的回調,緊接之后原油也開始了調整,美元不斷的走強,投機資金也源源不斷地從谷物市場撤離,最終大豆正式迎來調整行情,國內大豆作為先行兵,最大跌幅超過了50%,美豆跌幅也超過了40%。回調非常地迅速,多頭損失非常慘烈。雖然之后由于超跌引發了一次小規模的反彈,但這已經難以扭轉頹勢,大豆步入調整的局面已經難以改變。
現貨市場供需狀況
產量:根據美國農業論壇預測數據顯示,美國2008/2009年度(10月至次年9月)大豆播種面積較上一年度增加11.64%,而產量增加則達到14.12%。雖然僅僅是個預測數據,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增產已經是一個確定的事實。而國內大豆根據公司8月聯合業內組成的考察隊對我國大豆主產區,東北三省的考察結果來看,本年度國內大豆產量將有非常大的增幅,樂觀一點有望達到35%以上。

庫存:據美國農業部最新月度供需報告,目前全球庫存維持一個較為正常水準,但隨著新豆上市,庫存將會進一步加大。
需求:雖然進口都占據著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由于之前連續兩年大豆歉收,今年我國大豆總產量有望大幅增加仍會對市場產生較大的沖擊,而這個國際市場也面臨一個豐收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將會對價格起到抑制作用,但考慮到通貨膨脹,以及生產成本的增加,從長遠來看價值重心仍將會逐步上移。
大豆政策
有數據顯示,至今中國70%油脂加工廠是外資或合資企業,80%大豆壓榨能力為跨國糧食企業所控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但并不掌握定價權。針對這種尷尬處境,9月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促進大豆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和引導大豆生產、貿易、加工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并且將盡快出臺國有及國有控股糧食企業參與套期保值交易的相關政策。
政府出手了,一場“大豆保衛戰”即將打響。發改委《意見》的出臺,除了受到業界及其他行業的高度關注外,普通投資者也非常關心政策對于自身投資的影響。此意見最主要作用是鼓勵企業參與到期貨市場中來,以促進企業有更完善的風險規避模式,更健康平穩地發展;隨著監管層面的謹慎控制逐步轉為鼓勵發展,可以預見未來中國的期貨市場將在近幾年高速發展的基礎上得到更為廣闊的發展,期貨投資也將變成一個越來越重要的投資理財工具。
“豆”市投資機會

在今年春節過后,豆類用了半年的時間來構筑了此次行情的頂部,整個頂部的波動幅度非常大,過程也比較長。但越是這樣用了較大空間和較多時間構筑的形態,對后市的指導或者是限制作用也越明顯。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大豆將很難再突破此次牛市的高點,將會在大幅震蕩區間之內或之下運行。
從短期內來看,由于豆類第一波跌幅過大,后市做空動能已經得到弱化,而且目前國產大豆由于前2年連續減產,現貨面表現還較為堅挺,這也給大豆未來一段時間內提供一定的支撐,盡管如此由于整個市場已經步入了調整階段,后市震蕩走低的可能性仍然較大。因此在操作上投資者要及時調整思路,既不要單純地重倉做空,也不要將注意力放在搶反彈上。操作上要保持輕倉操作,注意節奏的變化。
總而言之,經過了整個7月份的快速下跌,國內豆類第一波下跌的跌幅甚至達到了50%,極大地釋放了做空動能。但目前整個牛市格局已被改變,再加上美元強勢,以及原油價格回落的引導下,大豆在本年度剩余時間內的主要任務料將是在震蕩下跌中尋找支撐,探尋底部。從大周期來看由于整個商品市場的價值重心不斷上移,此次國內大豆調整的下限應該在3500之上。
從大豆波瀾壯闊的牛熊轉化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在行情發展的過程中永遠不要輕易的去嘗試猜頂、摸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順勢而為。趨勢為王,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并具有極大的威力。當行情不明了或者是投資者難以跟隨目前的行情節奏的時候,就一定要輕倉操作,甚至不惜出局觀望,有時候退一步也是一種策略。要想在期貨市場上生存,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是每一個理性投資者首先應該學會的。
楊安 海通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