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乙乙
一場金融危機正在全球lT公司的人員編制、項目管理、股市表現,以及營收利潤等各方面源源不斷地發揮著蝴蝶效應。
雅虎深刻感受到了由華爾街金融風暴所帶來的寒意。
10月21日,雅虎公司宣布將裁去現有15000名員工中的10%,以降低開支。這是全球盛吹金融寒風后,IT行業最大的一次裁員行動,也在業界的預料之中。
雅虎CEO楊致遠在接受采訪時稱,為了使公司更為有效的運轉并度過眼前的不景氣時期,裁員是必須的選擇。“裁員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但是我們只能通過它來保持公司的靈活運轉。”楊致遠解釋,“我們的目標是到今年年底,減少4億美元的年度開支。”
雅虎裁員不是個案。10月24日施樂宣布,在未來6個月內將裁員3000人,同時公司還調低了第四季度盈利預期。
目前,很多高科技公司包括Google、微軟、Adobe等都已經在內部亮起了緊急凍結招聘任何員工的紅燈,甚至有些公司決定2009年整年不會招聘除非“絕對必需”的員工。這對經歷過2001年網絡經濟大泡沫的硅谷來說,還絕對是第一次。

“它們只能在暴風雨前做好準備,輕裝上路,以度過困境,”市場調查機構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師林茲說,“但愿它們能夠保住手頭的現錢,成為一家規模小一些,但更為高效的公司機構。”
具有和林茲同樣悲觀心態的華爾街分析人士不少,他們認為這次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遠超以往,他們也相信會有更多的公司從此不再存在。
能砍則砍絕不手軟
減員大潮從10月初就已經拉開序幕。10月6日上午,eBay正式宣布裁員10%,亦即1500名員工。此前流傳長達一個月,被公司管理層竭力否認和低調處理的裁員消息,就此變成現實。
據悉,在eBay被解雇的員工中,既包括1100名來自eBay拍賣部門的員工,也包括400名來自eBay支付子公司(PayPal)的員工。公司內部知情人士表示,對年增長非常緩慢的拍賣部門進行大裁員,尚在情理之中,可是對年增長率將近50%,市場占有率遠遠高于第二名Google Checkout的PayPal業務部門也這么一刀切,就非常出人意料了。
此次eBay的裁員人數,在美國本土將近一半,其他700余人分布在全球的各個分公司,影響極大。
緊接著在10月9日,投資過Google、蘋果等公司的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在硅谷總部辦公室召開了旗下所有投資公司的CEO全體大會,出席人多達100余人,這一規模可謂史無前例。
會議主持人是紅杉的兩個總合伙人莫里茲和萊恩,以及合伙人尤朋。與會人員在走進會場時,首先映入他們眼簾的是一組幻燈片,畫面上一座墳墓、兩行文字——美好時光,愿靈安眠。之后,他們被告誡,要把每一美元都當作最后一美元來花。
會議的重點為,目前進入了一個經濟衰退的開始,創業公司要著重儲備資金,而不是去燒錢占領市場。紅杉資本的高層還特別要求下屬公司對每個部門和在實施的項目要認真檢查,做到對“能砍的人員和項目,決不手軟”。
還沒捱到月底,雅虎的大裁員又一次觸到了硅谷科技人員原本就緊繃的神經。上市公司尚且如此“節流”,那些靠風投資金吃飯的創業公司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在剛剛過去的幾天里,美國非常紅火的幾個創業公司,諸如網絡房地產評估領頭羊Zillow、網絡社交公司hi5、職業社交網Linkeln創始人的第二家創業公司網絡通訊公司Jaxtr、網絡個性音樂服務公司Pando-ra、衛星廣播公司SiriusXM等都紛紛舉起了裁員的大刀。
面對此起彼伏的裁員風潮,著名科技博客Tech Crunch記者斯考菲爾德在10月17日索性發布了一個“Tech Crunch裁員跟蹤指數”,即時跟蹤目前已經裁員的公司和人數。
科技股行情看跌
市場需求的縮水不僅引發了IT公司的裁員潮,更直接導致了這些公司的股票變成“拋之唯恐不及”的燙手山芋。
在過去一年的多數時間里,投資者一直將科技股作為信貸緊縮狀況及原油和其他商品價格暴漲的避風港。但是,美元匯率自7月中旬以來持續上漲,正迅速抹平美元走軟給許多科技公司帶來的增長。與此同時,由金融危險而導致的全球蔓延開的裁員活動、信貸標準緊縮及利潤下滑令科技公司的IT預算遭遇了更大打擊。
花旗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托拜爾斯·列夫柯維奇稱:“我正在減持科技股。它現在已日益變得危險。”
舉例來說,戴爾8月份曾報稱IT開支“保守”,9月16日又表示該公司的產品需求“進一步走軟”。戴爾預計成本將會上升,原因是該公司計劃采取裁員、并購及其他措施以“提高競爭力”。受此消息刺激,戴爾股價當天收盤大跌11.17%,下跌2.01美元,報收于15.98美元,盤中一度跌至16.50美元,為七年來最低。
另外,科技股很可能因金融服務業的大規模萎縮而蒙受更大損失。長久以來,富裕的金融服務行業是IT服務的主要市場。美國銀行、美林、雷曼兄弟和美國國際集團等許多華爾街公司是電腦軟、硬件的大買家。Avian證券研究部門主管埃維·科恩稱:“金融業IT開支肯定將下降,許多技術升級計劃也將終止或暫停。”
高盛預測,今年美國IT開支增長將僅為4%,低于此前預期的6%。高盛發表報告稱,“IT經理人的熊市情緒似乎正日益增長”,這將“令預算緊縮”。花旗軟件研究部門主管布倫特·賽爾(Brent Thill)也稱,雖然美元走軟令甲骨文截至5月的上一財年營收增長6%,但到2009年第二季度,匯率因素可能令甲骨文報稱銷售下滑。
更令IT從業者憂心的是,投資者至今沒有恢復行業信心,他們仍預計科技公司今秋將面臨艱難處境。賽爾表示,就軟件業而言,9月到11月原本應是股價上漲期,原因是經銷商通常在這一時期簽署來年合約。他指出:“往年,這種確定性使得投資者樂于在秋季買入科技類股,但今年情況完全不同。”一場金融危機正在IT公司人員編制、項目管理、股市表現以及營收利潤等各方面源源不斷地發揮著“蝴蝶效應”。而蝴蝶的翅膀還要撲騰多久,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