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平邦
那邊,華爾街出現危機,倒了幾家大銀行,萬八千人失業,美國政府出了點兒血;這邊,就有所謂中國精英高喊“上海將取代華爾街成為全球金融中心”了,好像美國二三百年建立起來的,以“美國價值”為絕對核心的全球金融秩序像過家家用的積木一樣,那邊拆了,這邊接著堆就成了。
無論是歷史上的元大都(北京)、倫敦還是紐約,成為世界財富中心的過程都有一個民族崛起、軍事強大和思想啟蒙的大背景,資本主義從歐洲到美洲的一步一步成功,也是幾代人千千萬萬的信仰精英本著振興本民族的終極目的,用智慧、鮮血換來的。
我相信沒有真正的努力,上海不成,東京不成,柏林也不成。紐約成為世界金融核心是美國精英們贏來的,不是懶惰的英國人坐膩了世界第一的寶座才讓出來的。
以為一場金融危機就可以讓華爾街把金融中心的寶座拱手送給上海,這本身就是投機,有這樣思想的人,現在被稱為中國的金融精英和財經專家,但在我看來,他們不過是一些職場掮客和企業炒手——難道改革開放30年,我們只學會了“投機”這兩個字?
紐約證券交易所大門上方有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這或許最能說明華爾街的一切。簡言之,華爾街是美國用金融手段攫取全球資源的主戰場,而不是美國為全球擺設的施粥棚。而所羅門兄弟、摩根、文伯格、米爾肯——這些華爾街的前輩,哪一個不是熱愛美國、相信美國的民族精英,如果你知道漢密爾頓(美國第一位財政部長)和洛克菲勒(美國第一代世界首富之一),你就應知道他們不但是美元的制造者,更是美元的保衛者,有哪一個是靠仰人鼻息、鸚鵡學舌和投機鉆營獲得成功的?
我相信,上海或者北京,想要取代華爾街成為世界金融中心,除了要有幾家大公司的坐鎮,除了有幾家大銀行的斡旋,有幾萬億幾十萬億現金的底氣之外,更應有一批熱愛“中國價值”的金融、財政界精英。就像華爾街輸出的不只是如流滾滾的美金,而是美國第一(民族主義)的信譽一樣,“上海灘取代華爾街”也是我們必須要解的試題,沒有對中國利益第一、沒有中國價值至上的信仰和追逐,你休想找到正確答案。
我不相信靠那些一提到中國價值就冷笑,一聽說中國利益就撇嘴的中國買辦精英們能把上海灘變成以人民幣流動為全球金融指向標、并全面服務于中國國家利益這個大目標的下一個華爾街。
在沒有理解華爾街之前,談什么取代華爾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