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蕭然
亞洲首富李嘉誠近日高調成立全球手機事業部,正式邁出進軍手機業的第一步。這一次,喜歡豪賭的他,能在群雄割據的手機市場上討到好處嗎
在群雄割據的手機市場上,任何新進入者要與諾基亞、蘋果等巨頭爭奪市場份額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這并不意味著沒人能做,亞洲首富李嘉誠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日前,李嘉誠旗下企業和記黃埔(以下簡稱和黃)宣布,公司將成立全球手機事業部門INQ,并在日前推出第一款手機產品。據了解,INQ成員包括專業的設計師、用戶界面專家和工程師,致力提升用戶手機上網的體驗。

李嘉誠在業界眼中,是一個運籌帷幄,把握商機的智者,鮮有失敗的投資。但在當前金融危機沒有絲毫減弱的節骨眼上,大多數的投資人都開始緊縮戰線,小心翼翼準備過冬之時,李嘉誠居然還有勇氣進入已經是寡頭壟斷的手機市場,實在讓人看不懂他的戰略。
這是他的逆市擴張戰略,還是早有圖謀的驚人之舉?
再下賭注
只要是認準的事,無論阻力有多大,誰也阻擋不了李嘉誠行動的步伐。
但從時間上來看,李嘉誠的擴張之舉多少有點不合時宜。因為在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李嘉誠同樣受到拖累,但他居然還有擴張的勇氣,實在是讓人欽佩。
但熟悉李嘉誠的人知道,他一向喜愛逆向豪賭。因為在這個老人的人生歷程里,這樣級別的豪賭已經不是第一次。
據了解,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當初并不被業界看好的橙黃電信,短短的幾年后,這家公司咸魚翻生,一躍成為業界的明星企業。但此時李嘉誠卻出手賣掉了橙黃電信,凈賺1180億港元。2002年,李氏以2.5億美元買下了環球電訊公司資產,因當時電信市場低迷,李氏的出價僅為環球電訊提交破產申請時宣布的224億美元資產總額的1%。事后證明,這也是一個成功的賭博。
幾次成功的投資讓李嘉誠贏得了善于逆向豪賭的美名。但這次押寶手機業務,卻有著李嘉誠不得已的苦衷。

事實上,李嘉誠自2000年進入3G市場后,其旗下電信運營商和黃至少投入了250億美元。經過數年的經營,和黃現在已在1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G牌照,覆蓋歐洲大多數國家。經過宣傳和推廣,用戶數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但用戶帶來的收入與龐大的投入相比,實在微不足道。而更糟糕的是,受制于手機終端、下載速度慢等缺陷,和黃的3G服務并沒有獲得消費者認同。數據顯示,和黃在2007年上半年,其3G業務就虧了113億港元。
何時能使和黃告別虧損?這成為壓在李嘉誠心里的一個大石頭。于是,李嘉誠把寶押在手機業務上,希望能挽救和黃。
10月13號,李嘉誠迫不及待地揭開了和記黃埔分支——INQ的面紗。成立這個部門只有一個使命——造手機,擺明了要跟諾基亞、蘋果搶生意。作為一個門外漢,是什么促使李嘉誠敢與手機業的這些巨頭進行抗爭?
據了解,和黃推出的手機,除了采用類似iPhone手機的功能,還在價格及使用上做了改動。其推出的首款手機INQ1,將以整合社群網站Facebook為主要賣點,支持3.5GHSDPA,采用滑蓋式設計,單機價將在200美元以內,年底前于英國及澳洲問世,另有4款手機正在研發中,預計2009年會陸續問世。
和記黃埔本身就是運營商,在10多個國家及地區提供移動通信服務,此前已經推出了Skype手機。據透露,INQMobile不僅會通過和記黃埔銷售,還將和其他運營商合作銷售手機。
這一次賭博,李嘉誠率領的和黃能獲得成功嗎?
得天獨厚的優勢
和黃造手機的消息傳出后,引起了包括蘋果、三星、諾基亞在內的手機巨頭的恐慌。這么多巨頭對一個新進入者為什么會有如此反應?原因是李嘉誠推廣手機,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和黃是一家電信運營商。
據了解,和黃跟這些手機巨頭競爭的武器是通過網絡銷售超低價手機?,F在,和黃把手機用戶定位在論壇、社交網站上的網友。手機用戶都很精明,只會為自己感興趣的功能埋單,而和黃正好能提供這種精細化的需求,這是那些手機廠商所不具備的。
本刊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和黃的這套戰略確實打亂了傳統手機商的部署。拿上網沖浪來說,iPhone和黑莓手機都有這功能,但價格都在200美元左右。假如同樣可以上網的和黃INQ手機能以預定的50美元左右的價位上市,這必然會改變消費者的購物心理。而且,和黃可與通過自己的渠道賣手機,不像其他手機廠商那樣,需要經過運營商與渠道商的層層盤剝。從這一點來看,低價高功能的INQ手機有著無與倫比的前景。而且,相比于其他手機生產商,和黃還手握另一大利器——在線服務。
目前,和黃正在利用時尚流行的在線服務為INQ手機注入新鮮的競爭力,其中社交網絡Facebook、電子商城eBay和視頻聊天Skype服務是主要競爭利器。據了解,INQ已經與美國知名的社交網站Facebook談好了合作,使用INQ1手機的和黃用戶可以在手機屏幕上實時顯示好友在Facebook上的新照片。對于這一全新的合作模式,Facebook移動部門經理HenriMoissinac說,“這樣的合作在iPhone和黑莓上從未有過,相信前景一定很誘人?!?/p>
運營商想掙錢,怎么辦?最好的辦法是在互聯網上提供好的服務,讓用戶心甘情愿地付錢。現在,經營馬來西亞、印度等市場的運營商Maxis,已經決定從2009年開始提供INQ手機業務。據其介紹,他們看中的正是其網絡業務增值的優勢。Maxis戰略部負責人認為,和黃與其他手機廠商不同,他們獨辟蹊徑,打通了消費者和運營商的關鍵路徑,用戶可以更精確地在自己的手機上享受網絡服務。
雖然與其他廠商相比,和黃的INQ手機有很多優勢,但不排除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大的問題是,和黃手機只能在和黃的網絡上運行,不能在其他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網絡上使用。這一點,和蘋果以及谷歌相似。比如,蘋果手機只能在ATT運營商的網絡使用,Google的手機只能在T-Mobile網絡上使用。現在,INQ手機也只能在和黃的地盤上跳舞。這必將在未來限制和黃手機的發展。
而除此之外,和黃還計劃開發一套適用于自己手機的操作系統,從而避開使用WindowsMobile系統帶來的成本問題。但和黃拋棄在市場上己經證明的操作系統,自己開發一個未知的手機系統,這對于李嘉誠來說,顯然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果系統不穩定,那么,和黃手機也將迎來失敗的命運。不過,對不喜歡按照常理出牌的李嘉誠來說,這很正常。2007年,和黃就曾經為Skype設計了一款3Skypephone(“3”為和黃3G的標志)手機。這款手機可以讓用戶自由地與Skype好友通話。
能否如愿
現在,這個帶著鐐銬跳舞的和黃INQ手機,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會成為一頭撼天動地的大象,眼下無從得知,但相信有李嘉誠撐腰,和黃注定會在手機行業中折騰一陣子。
和黃進入手機領域,有著李嘉誠的良苦用心。
其實,和黃造手機,并不是想依靠手機來掙錢,而是想憑借手機把用戶聚集到身邊,讓他們在和黃的3G網絡上進行體驗,依靠服務來掙錢?,F在,這已經是手機行業發展的趨勢。例如,諾基亞向互聯網的轉型,蘋果手機的互聯網應用。
最值得李嘉誠學習的對象是蘋果。同為手機門外漢的蘋果,在進入手機領域后,所出售的iPhone手機竟然出現一時斷貨的銷售盛況。在日本,有人提前3天冒雨排隊,就為買一部蘋果手機。
iPhone手機能獲得成功,除了有一幫忠誠的粉絲外,手機功能的配置也是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原因。該手機支持HSDPA,配備全球定位系統(GPS)地圖、Wi-Fi,支持MicrosoftExchange等企業功能,更加入中文輸入界面,集手機、iPod及Mac計算機三大功能于一身。讓消費者一機在手,能隨時隨地工作與娛樂。
而現在,和黃推出的手機也保持了與蘋果iPhone手機類似的功能,而且價格又便宜,再加上和黃本身擁有的運營商地位,推廣起來應該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事實上會如此嗎?
仔細分析李嘉誠的商業帝國版圖,會發現在他的產業藍圖中,電信運營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和黃運營3G已經虧損多年,但李嘉誠一直沒舍得將其出手,原因是什么?是他對電信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
和黃此次進入手機市場,覬覦的不是手機終端市場的利潤,而是為和黃的電信業務鋪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一度超越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的墨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埃盧,其巨額財富的絕大部分就來自于電信收入。而蘋果推出iPhone獲得成功,走的也是與移動運營商分成的商業模式。
和黃在港澳地區銷售3GiPhone手機,就是希望借助iPhone的品牌效應,將喜歡這款手機的消費者,捆綁到和記電訊的3G網絡上,從而進一步擴大和黃3的用戶群。而現在,和黃了解到用戶喜歡什么樣的手機功能后,自然希望自己來做手機以討好消費者。因此,有理由相信,李嘉誠此次染指手機市場,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進入手機市場只是其電信運營戰略中的一枚棋子而已,目的主要是聚集和黃的手機用戶,為目前還沒有實現盈利的和黃3打基礎。
只是,在金融危機不見好轉的現階段,人們擔心的是李嘉誠此時推行此舉是否挑對了時機。畢竟,李“超人”不是神,在他的投資生涯中也有失敗的案例。20世紀80年代,他投資加拿大的一家石油公司,多年來業績就沒好轉過。
天時地利人和,李嘉誠雖占了后兩條,但他能如愿以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