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問過家長:“您教育孩子讀過什么書?家長回答:“讀書干什么?生了孩子就會當爸爸媽媽,還需要學習什么?我都當了十來年家長了,還不會當爸爸嗎?”
我認為我們每個家長都應該學習家庭教育理論。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對于每一個人的德、智、體的發展起著奠基的作用,特別是對人的思想品德和個性品質的形成,甚至可以說是起著塑型的作用。有人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孩子是家長的翻版”。這種說法,都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對子女身心的發展水平有決定作用。
馬克思說過:“法官的行業是法律,傳教士的行業是宗教,家長的行業是教育子女。”革命導師的教導十分深刻。作為法官,必須執行法律,否則就是失職;作為傳教士,必須以傳播宗教為本分,否則就是不虔誠;同樣,作為家長,必須以教育子女為天職,否則就是不稱職的家長。做父母的,必須像法官、傳教士那樣忠于職守。
我國有近4億未成年人,關心孩子健康成長,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廣大家長共同的愿望。但如何做好“第一任教師和終身教師”,卻不是每一個家長都十分清楚的。如果家長教育孩子,只是從個人的“樸素認識”出發,簡單地搬用自己長輩教育自己的方法來對現在的孩子進行教育,有時不僅是無效的教育,甚至招來孩子的反感。一個不愛學習、落后于時代的家長,親子溝通很難有效果,甚至出現反效果。
很多人不知不覺已為人父母,肩負教育孩子的使命,卻從來沒有上過父母學校。魯迅曾說:“以為父的資格,只要能生,能生這件事,自然便會,何需受教呢?卻不知中國現在,正須父范學堂。”在這一方面,國外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有的國家在人們上高中時就開始普及家庭教育理論,開設了“新婚指導課”告訴學生將來有了孩子怎么教育;有的國家在中學有一課書叫“如何做合格的父母”,教育學生掌握教育孩子的基礎知識;有的國家要求人們在結婚前到指定地點聽“家庭教育講座”學習家庭教育理論;有的國家為新婚夫婦舉辦了“未來父母講習班”、“準爺爺班”、準奶奶班”;有的國家法律規定新婚夫婦登記結婚前必須先參加考試,考試內容包括如何教育孩子,考試合格容許登記結婚,考試不合格不許結婚,學習家庭教育理論后再補考,直至合格為止。所有這些措施都保證人們在有了孩子之前就有了教育孩子的基本理論,可以按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這對孩子的成才是十分有利的。
家庭教育的理論準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躺在手術臺上,在麻醉師把你麻醉前,外科醫生走了進來,說:“我對于手術沒有什么理論和經驗,我會摸索著來做手術。”這時你會有什么感覺?我想只能是趕緊逃命了。但是對于那些沒有家庭教育理論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孩子照樣在接受教育,這是多么危險的啊。父母就像外科醫生一樣,也需要學習,這樣,在教育孩子時才有能力勝任。就像受過訓練的外科醫生在下刀時需要小心謹慎一樣,父母在使用語言時也要有技巧,因為語言就像刀,可以切掉“毒瘤”,給人帶來愉快,也可以給孩子帶來痛苦,不是身體上的痛苦,是感情上的傷害。
有一些調查的統計信息值得我們做家長的思考:江蘇常州700戶家庭教育現狀調查:“最不喜歡的人是父母的占54.4%”。湖南人民廣播電臺《我心中的爸爸媽媽》500份稿件中,表示對父母不滿的達到90%。上海90%的青少年對自己的父母不滿,70%的學生認為家長不了解自己。34%不喜歡自己的家。上海調查:對子女教育感到困惑的占86.4%,非常困惑、苦惱的占15%。北京市教科所對1242戶家庭調查,70%的孩子在家庭沒有得到較好的教育。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孩子不喜歡自己的父母,我覺得關鍵在父母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從這個角度講如何做父母、如何做個好父母是一門學問,是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學習一輩子的一門學問。
家庭教育需要學習,首先是因為教育孩子的差別是很大的,有的家長就把孩子送進了北大、清華,也有的家長卻把孩子送進了監獄。這里的學問是很大的。其次是因為家庭教育不能搞實驗,學校搞實驗失敗一個孩子只是千分之幾,而家里搞實驗失敗一個孩子就是百分之百。人的成長不能重來,不能做實驗,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萬一失敗,代價太大了。再次是因為家庭教育不能摸著石頭過河,孩子長大了,成了小流氓,后悔也晚了,盲目地教育是十分危險的。因此家長必須樹立學習意識,借鑒他人的經驗,學習先進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