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女兒隨中國兒童中心舞蹈藝術團參加同一首歌《愛的心愿》抗震救災義演活動。她的表情純真,又有些凝重……不知不覺,十歲的女兒在兒童中心舞蹈藝術團跳過了五個年頭,那些歡樂,那些感動,都成為童年最美的記憶。
女兒四歲那年,我們帶她觀看俄羅斯芭蕾舞團的芭蕾舞劇《天鵝湖》。演出結束時,她突然不顧一切地向臺上跑去。這個舉動出乎意料之外。
我們跑到舞臺上,看見她正和“白天鵝”面對面地站著。女兒從兜里拿出親手做的一個石膏小貓玩具放在“白天鵝”手里。“白天鵝”抱起她親吻。語言不通,但是“白天鵝”一定明白了,一個中國孩子要送給她禮物。
回家的路上,女兒一直跟我們說,想有一件白紗裙,想在臺上跳芭蕾舞,想當白天鵝……我們才想起她看演出時一直十分專注。
女兒帶著美好的愿望到中國兒童中心學習芭蕾舞了。
之前,她上過兩個舞蹈班,開始因為老師不溫柔而不喜歡跳舞,后又因為新老師太溫柔在課上淘氣……仔細想想,當初她學習舞蹈時不明白為什么學習。看到舞臺,看到美麗的“白天鵝”,她會想每一次舞蹈課,每一個動作……
音樂彌漫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一群穿著深藍色舞蹈裙的小女孩手輕輕扶住把桿,再將腿慢慢抬起。孩子們純凈的眼神,女教師專注的目光……所有的一切都優雅而美麗。因為夢想,每一次抬腿,每一次轉頭,她都十分投入。因為熱愛,每一個周末,每一個假期,她都會站在把桿的旁邊……
她被選到舞蹈藝術團。去上公開課的時候,我們發現她跳舞的時候沒有笑臉。她說她的注意力在跳舞上了,不能笑。她做動作也不像原來那樣用力了。
可能孩子的身體發育還不成熟。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是孩子耐不住太過漫長的等待不再喜歡舞蹈了,還是一些動作難度大學不會?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她的愿望過于強烈了。
爸爸給她講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人的智能好比支撐馬戲團大帳篷的柱子。每一根柱子都得到發展,帳篷才會又寬又高又平穩。跳舞可以讓身體協調這根柱子更加堅固。爸爸還帶她去中華民族園,觀看少數民族的歌舞表演。讓她知道舞蹈并不僅僅是舞臺上的表演,也是人們的生活。
慢慢的,我們又從她的眼睛里找到從前的光亮了。
兒童節,女兒參加了同一首歌《愛的心愿》抗震救災義演活動。這幾天,她愛唱:“輕輕地捧著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干……”她的表情純真,又有些凝重。孩子們的感受已經超越了白紗裙和舞臺,而演繹成為溫暖、博大和愛。
女兒,媽媽想對你說,在舞蹈方面,你的路能走多遠,除了努力以外,還要看你對它天生的感覺。這可能是我們沒有辦法把握的。在這個過程中,你所體會到的理想、執著、思考和那些美好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