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時間觀的內涵相當豐富,其核心是時間的價值。概括起來,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惜時如金
在美國人看來,時間就好像一條從源頭直奔入海不斷流動著的河流,時間一旦流逝便無法挽回,所以美國人格外珍惜時間。早期的美國英雄本杰明·富蘭克林將愛惜時間的想法表達得淋漓盡致:“你愛生命嗎?如果愛就不要浪費時間,因為生命即是由時間組成的。”
以下這些美國人愛用的諺語反映了他們珍惜時間的作風。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oday.(今日事今日畢)
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歲月一去不復返)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時光如逝水,歲月不待人)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抓緊時機)
Tomorrow never comes.(切莫依賴明天)
在美國大城市繁華的街道上,你很難看到悠閑自在行走的人。他們總是急匆匆地趕往某個地方辦理某件事情,用always on the run(總是不停地奔忙)來形容他們再確切不過了。由于美國人始終處于奔忙之中,結果也就養成了他們的時間緊張意識,而這種緊張意識帶給他們的最大好處就是做事效率高。
二、辦事計劃
辦事計劃是美國人又一個普遍的社會習慣。諸如schedule(時間表)和agenda(議事日程)這樣的詞語,在美國人的生活中用得很廣泛。由于美國人辦事喜歡計劃,所以他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嚴格遵守日程安排。如果一旦發覺自己已經落后于計劃,他們就會局促不安,竭力加快速度。另外,美國人的時間安排常常是以分秒計算的,他們深受時鐘的控制,甚至稱自己是“slave to nothingbut the clock”(時間的奴隸)。這正如美國文化學家霍爾所說:“在西方世界,任何人都難逃單向時間的鐵腕控制。事實上,社會及商業生活甚至于私生活都受時間的操縱。時間完完全全地編織人們生活的網絡。”美國人在國際商業活動中總是嚴格地按照時間表辦事。
三、守時預約
守時是美國人另一個普遍的社會習慣。在美國人看來,準時赴約是理所應當的,姍姍來遲則是失禮的。無論是私人間的約會還是公眾集會,都要明確幾點幾分開始,如果誰遲到了,便會被認為是懶散的不負責任的人,從而失去別人的信任。在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