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有兩個海,一個是淡水,里面有魚,名為伽里里海。從山脈流下的約旦河帶著飛濺的浪花,成就了這個海。它在陽光下歌唱,人們在周圍蓋房子,鳥類在茂密的枝葉間筑巢。約旦河向南流入另一個海。這里沒有魚的歡躍,沒有樹,沒有鳥歌唱,也沒有歡笑。除非事情緊急,旅行者總是選擇別的路徑。這里水面空氣凝重,沒有哪種動物愿意在此飲水。
這兩個海彼此相鄰,何以如此不同?不是因為約旦河,它將同樣的水注入。不是因為土壤,也不是因為周邊的國家。區(qū)別在于:伽里里海接受約旦河,但決不把持不放,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與給予同在。另一個海則精明得厲害,它吝嗇地收藏每一筆收入,決不向慷慨的沖動讓步,它只進不出。
伽里里海樂善好施,生氣勃勃。另外那個則從不付出,它就是死海。巴勒斯坦有兩個海,世上有兩種人。
(摘自《知音》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