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研究生那年,母親買了部手機。今年寒假回家,我用母親的手機發短信,同學回短信問我:“怎么換號碼了?”我告訴他們:“老媽的短信發不完,我幫她消費消費……”誰知才發了沒幾條,母親的手機就顯示:收件箱已滿。我不以為意:“滿了就刪掉唄!”母親趕緊攔住我:“不能刪!”我詫異:到底是什么信息重要到不能刪的地步?
從春節到元宵節,祝福短信不斷涌進手機,母親收一條,回一條,再刪一條。父親揶揄母親說:“都這年紀了,還像年輕人一樣愛玩手機!”母親笑笑,什么也不說。
終于,我按捺不住好奇,偷偷地翻看母親的手機。剛打開收件箱,就像被什么擊中了似的,一下子愣住了,發件人的名字全都是“娜娜”。逐一打開信息,最早的一條還是兩年前的,我剛讀研究生時發給母親的短信,母親竟然保留到今天。兩年多的時間,2000多條信息,點點滴滴都是在外求學的女兒對母親的傾訴和問候……從頭看到尾,儼然就是我的心情日記。
一天,母親問我:“手機里的信息能不能轉存到別的地方?”我搖了搖頭,母親一臉惋惜地走開了。次日,母親很高興地告訴我:“我把所有的信息都刪除了,手機里終于有空間了!”看著母親興奮的樣子,我心里卻有了一種莫名的失落……
開學之前,無意中發現母親的書桌上多了一個筆記本,打開一看,都是母親的筆跡,整整齊齊地抄寫著收件箱里我給她的從第一條到最后一條的短信。
(摘自《意林》2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