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發生在我國籌備2008年北京奧運會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
本屆奧運會使用的祥云火炬將要在世界五大洲的185個城市傳遞,為了確保火炬在傳遞過程中不會熄滅,專家們進行了精心嚴密地研究。
考慮到火炬傳遞中最大的難題就是被風吹熄,研究人員為火炬設計出了抗風力的特殊裝置。在實驗室,這種火炬點燃后能夠在每秒30公里的風速中順利燃燒而不會被吹滅。也就是說,在自然條件下,這種火炬可以抵御八級大風。而事實上,在將來傳遞的過程中遇上如此大的風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這種讓所有人看好的火炬被北京奧組委呈交給國際奧委會接受檢驗。一名國際奧委會官員興之所至,對著自己手中熊熊燃燒的火炬吹了口氣,一個令所有在場的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火炬竟然在一瞬間被那一口氣吹滅了!
能抵抗八級大風的火炬竟不能抵御人吹出的一口氣,研究人員在懊惱之余幾乎不敢接受這個現實。回到實驗室檢測的結果是,盡管人吹一口氣的風速只有每秒25公里,在火炬承受的范圍,但是,因為氣流是在一瞬間吹出的,它所產生的加速度就大得驚人,簡直和颶風不相上下。
平日誰都不在意的輕輕一口氣,竟然蘊藏著令人難以想象的威力,這個結果讓專家們頗感意外。當然,因為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改進的火炬很快就被重新設計出來。
(摘自《視野》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