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中風健忘纏身
歲月不饒人,老年的撒切爾夫人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身體大不如以前。撒切爾夫人的女兒卡羅爾講述了母親年老后的真實生活狀況。卡羅爾說,撒切爾夫人現在的身體狀況“非常虛弱”。2002年,她接連發生輕微中風,雖然后來稍有好轉,但體質和元氣都受到了嚴重損害,除了吃藥外,光顧醫院也是常事。
中風后,撒切爾夫人的記憶力大大受損。現在她幾乎從不讀書看報,這對于她已經“毫無意義了”,因為她幾乎是看了下句忘了上句,有時候甚至是一句話沒有讀完就忘了開頭。現在,她只是在身體和精神狀況都非常不錯的情況下才偶爾讀幾篇新聞。
不能再通過媒體來獲取信息,這對于撒切爾夫人來說是莫大的痛苦,畢竟她曾經擁有驚人的記憶力,能隨口說出多年前的經濟數據。不過她患上的健忘癥非常奇怪,她能清楚地回憶起半個世紀前的事情。有一次,她的一位朋友來看她,在交談中對方隨口說道:“哦!這簡直就像戰時的定量配給!”撒切爾夫人在聽到“定量配給”后眼睛一亮,萎靡的她忽然容光煥發,滔滔不絕地和朋友講述起了二戰時的許多往事,包括她如何將單調乏味的豬肉罐頭烹調成美味食品的每一個細節。
卡羅爾說:“母親時常看起來思維混亂,她總是翻來覆去地問同樣的問題,而且總是喋喋不休。”一次,撒切爾夫人自己也私下里告訴朋友,她經常睹物“忘詞”,怎么也想不起一些以前熟悉的事物的名稱。
朋友很少生活落寞
2003年,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離開政壇已經13年。同年,與她相濡以沫半個多世紀的丈夫丹尼斯因身患癌癥不幸辭世,當時78歲的撒切爾夫人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寡老人”。
在伴侶丹尼斯爵士因患癌癥不幸逝世后,撒切爾夫人很多天后才慢慢適應了這個殘酷的現實。她的一位朋友說: “孤獨而惶恐的她,在丹尼斯死后很多天,才意識到丈夫再也不會回家了。”與撒切爾夫人有著近30年交情的電視制片人琳達在文章中也寫道:“我曾經是那么羨慕她身上所擁有的那股常人鮮有的自信,而現在,我只能從她的眼神中看到膽怯和猶豫。她自己也感覺到了這些變化,她感到恐懼,因為她想要阻止這些變化卻又無能為力。”
最近幾年,這位曾經叱咤國際政壇的“鐵娘子”獨自居住在倫敦的一所公寓里,身邊僅有一些工作人員陪伴。她很少看電視,不太喜歡出門,甚至經濟也不算富裕,像一個普通的老年孀婦一樣,過著寂寞的日子。撒切爾夫人晚年很少有知心朋友,她過去在唐寧街結交的所謂政界好友幾乎從不和她來往。2002年10月,77歲壽辰時,她只收到了區區4張生日賀卡,她原以為至少會收到幾十張。這樣的現實讓“鐵娘子”很受傷。
此外,精神上很受傷害的她還不得不為自己的孩子操心。她的兒子馬克就因為涉嫌參與赤道幾內亞未遂政變被判處4年監禁緩刑。馬克事發后,撒切爾夫人感到非常焦急,雖然曾經叱咤世界,但當時也顯得無能為力,只能干著急。
可以說,直到今天,“撒切爾”這個名字仍然經常出現在全世界的媒體上,因為這個名字總是用來指代“撒切爾主義”、“撒切爾時代”、“撒切爾經濟”甚至“撒切爾一代”。然而,這個名字的主人,那個灑淚離開唐寧街的老女人卻極少被人關注,至于現在她生活得怎么樣,已經不是公眾議論的話題。
(摘自《文化報》200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