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人:從一個土建專業畢業的學生,成為今天夢想成為一面中華旗幟的企業家,這個心路歷程是如何實現的?
馮軍:的確,我是土建專業畢業的。在這里,特別要感謝清華大學的教育。還在上學的時候,內心深處就有一個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企業將來要成為中華的一面旗幟。很幸運,就是在上學的時候,我就把華旗注冊成了自己公司的名字,希望以此來凝聚自己的團隊,希望能把創業的初衷和激情永遠保持下來,忘記了創業的初衷就容易出了彎路。將公司的名字起名為華旗,就是想將這份激情永遠的保留下來。
到了2003年,愛國者在MP3就已經超過了三星。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看到中國足球隊在20多年的時間里沒有贏過韓國隊,那怕是一次。我想,我們沒有能力替中國足球解氣,就只好在自己的行業里做到世界的數一數二。
在海外,各個國家、各種文字的愛國者早就注冊完了。中國的企業想要注冊愛國者沒有機會了,我們就重新創造了一個英文商標aigo,我們換商標的時候很舍不得,我們愛國者(英文)的商標已經使用十年,不僅是精神上的損失,還是物質上的損失。
中國商人:現在媒體想要采訪你似乎已經要走很多的程序,見你也比較難,對此,你如何看待?
馮軍:千萬別把我當作什么特別的人,馮軍就是你的同學,隔壁的鄰居、好朋友。說句實在話,我非常普通,也很幸運,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造就了今天的中國,也包括華旗愛國者。目前,跟日韓品牌競爭最激烈的領域大概就是IT領域。華旗團隊有1900人,雖然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績,但離成就還很遙遠。有些領域里,可以說競爭才剛剛才始,華旗能有今天,愛國者能有今天是跟所有的支持和愛護華旗的朋友們分不開的。
中國商人:IT領域是一個競爭很激烈的領域,華旗面對日韓產品,靠什么來與他們進行競爭?創新對于華旗來說,是否更具有現實意義?
馮軍:現在大家都在談創新。對于國內企業來講,正在從事創新的企業非常多,付出的比我們也多,取得成果也比我們要大。事實上,1900人的創業團隊在中關村的確也算不上一個多么大的團隊,特別是要跟實力比自己強大的國際品牌,特別是日本品牌的競爭,并不是一件易件。在過去,由于沒有引起他們注意,所以我們的MP3只用了八個月時間就超過了三星,做到了第一,他們再想翻回來已經很難了,MP4只用五個月的時間就超過了對手,成為國內的第一名,這個當時也沒引起他們的重視。
但到了數碼相機這一塊時,日本品牌已經非常重視了,已經將以往所有在全球用過的策略轉向我們。畢竟我們還是一個創業者,也不希望成為烈士,還希望能好好地活下去。面對對手強大的壓力,我們只有堅持,并頂住壓力,依靠自己的研發、自己的勤勞,靠團隊精神來與對手周旋。對于愛國者來說,團隊精神很重要。
中國商人:在清華的日子里,留給了你哪些財富?
馮軍:清華有個校訓叫“行勝于言”。絕大部分清華的同學都理解成為叫干活就行了,不要溝通、不要說、不要講,這個想法其實如果是一個人工作的時候,這句話我認為那樣理解沒問題,很好。一定要實實在在把事做成,說不說不重要,一說把精力分散了,重點應該放在行動上,所以清華出了一批非常優秀、默默無聞的研發人員,這方面來講為整個民族做了很多貢獻。
但如果要考慮到團隊精神的時候,特別考慮到現在的國際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候,大的團隊如三星20多萬人、索尼24萬人,甚至一個小小的快遞公司UPS都已經40萬人了,在這種團隊競爭下,有效的溝通、合理的目標承諾就顯得很重要,這個時候說就顯得不可或缺的輔助。一個團隊有了共同的目標,并且將這個宏大的目標讓每一個成員都理解并自覺灌輸于行動中,反過來會促進行動的成功。這是對清華校訓“行勝于言”的新理解。
中國商人:現在華旗有多少專利?
馮軍:每個月幾十條,每個月都有專利評審會,有發明專利、使用專利、外觀專利,我們重點是發明專利。
中國商人:發明專利占的比重有多大?
馮軍:大頭,我們公司的導向是鼓勵發明專利,對公司長期的發展是有幫助的。只不過現在是一種投資,在未來就是回報了。像數字水印相機,就是在這種方式下利用1+1=11的思路鼓勵做起來的,大家一起創造出一個完全全新的東西,日本人從來沒想到這個東西,將數字水印方面和數碼相機結合在一起的專利,對于將來愛國者數碼相機進入高端領域,進入行業領域,進入攝影領域,進入警察領域是非常有效的。
中國商人:業余時間,聽說你喜歡下國際象棋?
馮軍:我喜歡國際象棋里加炮,中國人自己的東西別丟了。日本明治維新的時候,沒有把他們的和服丟掉,像中國的唐裝好像只在地攤上才能買到。最近有一些變化,北京的許多人結婚的時候,都要穿著民族的服裝也就是唐裝,非常漂亮。上次我在昆明參加一個民族盛會感覺特別好,各種各樣的民族服裝,你看了之后覺得你身為一個中國兒女感到驕傲。
中國商人:華旗贊助過邁凱倫車隊,也和迪斯尼有過合作等,愛國者的國際化之路似乎已經邁開了步伐?
馮軍:從戰略上來講,華旗希望向60年前的中國共產黨學習。60年前的事情,有些可能很相似。當然,我們也絕不是簡單地復制。60年前的中國共產黨正在干嗎呢?正在打三大戰役,華旗在國際化的路上,也面臨著三大戰股。所以,2003年我們在新加坡設立了中國第一家海外公司,已經產生了很好的盈利,終于熬出來了,并且已經成為當地最重要的主流品牌之一。
中國商人:愛國者何時才能成為一個知名的國際品牌?
馮軍:要成為一個國際品牌,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只要善于思考、勇于創新,我們就有機會,我們有5000年的文化沉淀,而且我們有自己的優勢——團隊精神。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腳踏實地做事,這一天不會太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