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張某脾氣暴躁,經常因為家庭瑣事打罵妻子李某。前不久李某懷孕了,懷孕期間張某也沒有停止對李某的打罵。最近在一次打罵中,他竟一腳踢掉了李某腹中的孩子。李某出院后提出與張某離婚,并要求張某以離婚時分得的財產負擔她的住院費用。請問:她這一請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薇薇解答:
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采取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后果的行為構成家庭暴力。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根據《婚姻法》第32條、第46條的規定,有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情形,調解無效,應準許離婚。因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離婚損害賠償。《民法通則》第106條、第119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的保護,無論是在婚內,還是在婚外,無論身體受到傷害的受害人和致害人是夫妻關系、父子關系或其他親屬關系,致害人都應當對其傷害行為負責,特殊的人身關系不能成為免責的理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張某實施非法的侵權行為所負的債務,應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7條第4項中的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張、李離婚,無論李某能否得到離婚損害賠償,張某都應對他的傷害行為承擔責任,李某要求張某以離婚時分得的個人財產負擔李某花去的醫療等費用,法院應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