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德國,第一次上衛生間拿手紙時,衛生紙上的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啊,這哪是衛生紙,簡直就是報紙,不,比報紙還好的文化周刊。德國衛生間里的衛生紙,別具一格,與國內大不相同,紙上印著流行小說、偵探故事、詩歌等文學作品,很多還是名家的呢。我是個如廁讀書一族,上廁所就像進入書吧,非得看一會兒書才行。
德國的衛生間文化,最初起源于克洛·費爾拉格出版社的編輯們,出版社為了多推銷圖書,他們把目標瞄準了愛讀書的如廁一族。據說,這個點子原先是一個編輯在外如廁,可衛生間等了許久都不開門,等到門打開時,他才發現對方原來是在衛生間里讀書。他隨口問對方,為何要在衛生間讀書,對方說,習慣了,不讀書解不了手。這個編輯得到啟發,于是就有了衛生間文化。起初,他們將新出版的圖書的內容概況與一些精美章節選錄印在衛生間的衛生紙上,讓那些如廁的人短時間里了解新圖書的信息,以此來吸引讀者買書。想不到此舉引起市民的強烈反應,生意一下子紅火起來。后來,應市民要求,他們又選了一些流行的作品,印在衛生紙上,擴大了衛生間文化的空間與內涵,更受人們的歡迎。
我在德國衛生間里,不但看到了德國最新出版的圖書信息與內容簡介,也看到了一些新出版圖書的精美節章,還讀到了德國詩壇泰斗海涅和摩根斯特恩的名著,真是感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