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啟年間,宣城萬柳園外的空場
上,一個干瘦的跛腳老人鐺鐺地敲響了一面銅鑼。人們知道來了耍把式的,紛紛圍了上來。老人交代了幾句場面話,手一揮,一個勁裝打扮的俊俏姑娘走到了場中央。只見她把一把小小的椅子放在一根胳膊粗的毛竹上。老人喝一聲“起”,單手托起這根兩丈長的毛竹。那姑娘將身一縱,猴子般靈巧地攀到了竿頂。
緊接著,姑娘拔出一把柳葉刀,就在竿頂的椅子上耍了一套刀法,閃展騰挪,上下翻飛,實在是驚險萬分。突然,那姑娘一個筋斗從竿頂跌了下來,眾人齊聲驚呼,心都吊到了嗓子眼,卻見那姑娘在半空中張開雙臂,腳尖輕輕一點,穩穩地落到了地上,面不改色地向大家行禮:“獻丑了!”
眾人轟然叫好,紛紛向場中扔錢,姑娘一邊道謝,一邊向跛腳老人使了個眼色,搖了搖頭輕聲說道:“都看清楚了,里面沒有那人!”老人嘆了口氣,一臉失望之色,對滿地的銀錢似乎并不在意……
這兩人是誰?他們又在尋找誰?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原來,這兩人是父女倆,老人名叫侯萬海,姑娘名叫侯月兒。靠著家傳的功夫,父女倆跟著一個戲班子走南闖北,侯萬海是武生,侯月兒是刀馬旦兼武旦,兩人都是戲班里的臺柱子。后來戲班子散了,父女倆只得在街頭賣藝為生。一日在崇州府街頭,侯萬海在表演時失手摔斷了一條腿,一幫潑皮借機起哄,試圖調戲侯月兒,侯月兒忍無可忍,奮起反擊,因為要顧著受傷的父親,再加上寡不敵眾,形勢十分危急,好在路過此地的崇州知府李和松令手下趕走了眾潑皮,救了父女倆。
李和松聽侯月兒哭訴了身世,十分同情,把他們帶入府中,安置在后花園一個幽靜的小院中,每天請醫問藥,噓寒問暖,父女倆十分感激。
侯萬海的腿傷漸漸好了,父女倆商量著要離開。又覺得還沒有報答李大人的恩情。心里很過意不去。
就在這時,李府卻出了事。這天半夜,府里突然響起了女人的尖叫聲,接著就亂成了一團。許多護衛手持兵刃到處搜查,似乎在追捕什么人,父女倆想去幫忙,但因為不了解情況,不敢輕舉妄動。
直到第二天早上,侯萬海才見到一臉沮喪的李大人。侯萬海再三詢問,李和松才一臉羞愧地說:“說來慚愧,本地最近出了一個采花大盜,專凌辱良家婦女,盜人財物,而且手段殘忍,都是先奸后殺。這人武功高強,來去無蹤,我派人抓了他幾次,都被他逃走了。沒想到,這淫賊昨晚卻潛入了我的府中,奸殺了我一房小妾……”
侯萬海義憤填膺:“李大人,這淫賊如此猖狂,小的父女愿助大人一臂之力,殺此淫賊,為地方除去一害!”李和松遲疑道:“實不相瞞,我手下那些捕快都是些酒囊飯袋,我把你父女倆留在府中,也是看中你們的身手,希望有一天能夠助我除去此賊,只是你的腿……”侯萬海道:“我雖然跛了腿,但父女聯手,自信還可以制服那淫賊,請大人放心!”李和松大喜:“我有幾個手下和那淫賊打過照面,我請了高手畫師,根據他們的描述,畫下了那淫賊的像,你們按圖去尋,一定可以成功!”但隨即臉色轉憂,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難言之隱。侯萬海再三詢問,李大人才說道:“我多次派人捉拿那淫賊,他這次沖著我來,顯然是要壞我名聲,以圖報復。我已經吩咐家人,昨晚的事一定得守口如瓶;還有,這賊人為了報復我,偷了我的官印,這事要是傳出去,只怕下官的身家性命都難保,所以還請您務必替我追回,并且一定要秘密追查,切不可聲張……”
侯萬海一口答應,李大人才轉憂為喜:“我聽手下人說,那淫賊往宣城方向逃去了,你們可速去追趕。那淫賊武藝高強,心狠手辣,你們要加倍小心,不可手下留情,反被他害了。”父女倆拿了那淫賊的畫像,收拾停當,悄悄出了李府。
茫茫人海中,僅憑一張畫像要尋找一個武功高強、行蹤詭秘的人,實在是大海撈針,談何容易!父女二人只得一邊賣藝,一邊留心查找。
這宣城萬柳園是那些公子哥兒尋歡作樂的地方,侯萬海父女倆尋思那采花大盜說不定也浪跡其中,所以才在園外以賣藝為名,登高窺探。但剛才侯月兒卻并沒有發現他的蹤跡。
父女二人只得失望地收拾起東西,離開宣城,沿官道而上。
父女倆正走著,忽見前面樹陰下拴著一匹瘦馬,一個書生模樣的人背負著雙手,搖頭晃腦的似乎正在吟詩。侯月兒仔細一看,那書生不是別人,正是畫像上那淫賊!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父女倆心中暗喜,但都不露聲色,裝作若無其事似地走近那書生。那書生一抬頭,正巧和侯月兒四目相對,見侯月兒如此美貌,竟看得呆了。“果然是個淫賊!如此無禮,教你死無葬身之地!”侯月兒銀牙緊咬,心中暗罵,但她知道這采花大盜武功不弱,握著刀柄的手不由得出了冷汗。
就在這時,只聽那馬慘叫一聲,倒在了地上,原來侯萬海怕采花大盜乘馬逃走,所以先下手為強,一刀砍下了馬頭。那書生又驚又怒:“你們,你們……”抽出背負著的手,手中已多了件兵器,直指侯月兒。侯月兒早已全神戒備,一見書生出手,來不及細想,拔出柳葉刀,上前就是一刀!這一刀又快又狠,只聽那書生慘叫一聲,一條胳膊已經被斬了下來!
這一來,侯月兒反倒被驚得目瞪口呆!原來父女倆早已商議好了,因那采花大盜武功高強,所以必須得下手不留情,一上來就是殺著。沒想到,這采花大盜竟如此不濟!
侯萬海縱身上來,刀尖直指那采花大盜咽喉。侯月兒見那人血流不止,已經暈了過去,再看他手里哪是什么兵刃,分明是把扇子!心中不由得惴惴不安:“爹,這人不像是有武功的樣子,咱們是不是認錯了人!”
侯萬海道:“我已經仔細看過了,畫像那人唇邊有顆黑痣,這人也有,如果只是相貌相似,不可能那顆痣也長得一模一樣,錯不了,就是他!你是個女流之輩,他可能沒有提防……這也是這淫賊應有的下場!對了,我來搜搜他!”
侯萬海上前一搜,果然從那書生懷中搜出一個小盒子,打開盒子一看,里面用錦帕包著一個方方正正的東西,不是印信又是什么?這一下,兩人不再懷疑,“待我殺了這個淫賊,為民除害!”侯萬海手起刀落,只聽“鐺”的一聲,火光四濺,卻是侯月兒架住了他的刀。侯萬海不解地問:“女兒,你這是怎么了?”“爹,這人已經殘廢了,今后再也不能作惡,咱們饒他一命吧?”侯月兒雖然自幼舞刀弄槍,卻從未殺過人,心里雖然恨那采花大盜,但終是不忍心傷他性命。
侯萬海對這個寶貝女兒一向言聽計從,他收了刀,道:“那咱們走吧,李大人還等著咱們的好消息呢!這采花大盜,就讓他自生自滅吧!”
父女倆走了一陣,侯月兒心腸軟,始終放心不下,終于找了個借口,讓父親先拿著官印去回復李大人,自己又偷偷溜了回去。此時那書生已是奄奄一息。侯月兒掏出祖傳的治傷良藥為他敷上,又把他挪到了道旁一個山洞中,找些枯草蓋上,這才離開。
雖然砍傷了采花大盜,成功奪回官印,但侯月兒卻總覺得事情有些蹊蹺。回李府時便多了個心眼,她沒有從大門進去,而是施展輕功越墻而入。料定父親在李大人的書房,她便飛檐走壁,上了書房屋頂。揭開一片屋瓦,察看房中情景。
卻見書房中擺了一桌豐盛的酒菜,父親和李大人正對坐飲酒,顯然正在慶功。只見李大人滿口夸獎父親,不住地勸他喝酒吃菜。父親埋頭飲酒,并沒有什么異常。侯月兒暗笑自己多慮,正想離開。突然見父親抬起頭來,滿臉驚訝痛苦之色:“李大人,你這酒……”李和松退后一步,奸笑道:“哈哈,現在才發現不對,已經晚了!今天我用的是一把轉壺,我喝的是上等女兒紅,你喝的卻是毒酒……”父親猛地站起,但卻“咕咚”一聲摔倒在地,口吐白沫,眼見是不活了。
侯月兒大驚,拔刀正要沖下去救父親,突聽有人大叫:“有刺客!”霎時,整個李府鑼聲鐺鐺,書房外已經聚集了數十個家丁護衛,不住地向屋頂放箭,侯月兒知道再呆下去自己也不能幸免,只得一咬牙,含淚躍上另一個屋頂,逃出了李府。
李大人為什么要害自己父親?這里面藏著怎樣的陰謀?侯月兒想了想,決定去找那個采花大盜問個明白。
侯月兒趕到那個山洞,那書生已經醒了,不住地呻吟,但一見到她,便滿臉憤怒,不住地罵道:“你這惡婆娘,我沒有得罪過你,你為什么要害我?”侯月兒氣不打一處來,拔出柳葉刀在他面前一晃,“你害的人還少嗎?你再罵人,我就一刀宰了你!”那書生憤憤地說:“我馮俊才連螞蟻都舍不得踩死,我害過什么人?你這惡婆娘一定是李知府一伙的,正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你要殺便殺吧,我姓馮的自從下定決心上京告御狀,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什么上京告御狀?你不是采花大盜么?”侯月兒一愣。馮俊才開始破口大罵,后來見侯月兒真的不知情,才說起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這馮俊才是個秀才。父母都已不在人世。他一個人守著幾畝薄田,耕種讀書。日子雖然清苦,倒也自在。不想這李和松任知府后,和一些地頭蛇勾結,魚肉百姓。那些所謂的“采花大盜”,都是李和松的手下,專門綁架那些良家婦女歸他們淫樂。當地百姓都敢怒而不敢言。
馮俊才義憤填膺,知道李和松一手遮天,便拿出祖傳的一方印信,決定上京告御狀。這印信來頭不小,是太祖皇帝御賜給他們家的。原來太祖皇帝原是前朝的地方官,因見朝廷腐敗,密謀起兵造反,不想被叛徒出賣,被官兵追殺。是馮家冒著滅門的危險救了他一命。太祖皇帝當時身上沒什么財物,便留下這一方官印作為感謝。并言明他日得志,只要馮家拿出這方印信,自己一定有求必應。
這印信馮家世代祖傳,但馮家世代都是淳樸的鄉農,從未想過拿這印信去換一場富貴。不過這一次,為告倒李和松,馮俊才卻豁出去了!
侯月兒直聽得出了一頭冷汗。原來李知府是如此陰險的人!因馮俊才手中有先皇御賜之物,李和松不敢公然和他作對,便使了這借刀殺人之計。把自己父女倆當槍使!除了馮俊才,奪了印信,卻拿自己父女頂罪!
侯月兒銀牙緊咬:“我這就去找李和松那狗賊拼命!”馮俊才冷笑道:“你雖然會點兒功夫,可是一個女流之輩,成得了什么大事?還是我上京告御狀吧!”說著,搖搖晃晃地站起來。侯月兒忙勸道:“你一個書生,現在又沒了先皇御賜的印信作護身符,出去不是送死嗎?”馮俊才痛得額上滿是冷汗,但卻正義凜然:“人固有一死,我就要讓李和松之流的貪官看看什么叫布衣之怒!”說完就往外走。
侯月兒沒想到這個書呆子如此硬氣。再看看他那空空的袖管,不由得懊悔心疼。心想:“我誤傷了他,使他終身殘廢,決不能再看著他去送死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也罷,先救這書呆子吧!”主意已定,突然間倒轉刀柄,向馮俊才頭上擊去……
三年后,李和松升了官,在萬柳園大宴三天。一連傳了幾個戲班子伺候,眾官都來慶賀,看戲吃酒,熱鬧非凡。
這天,李和松在眾人簇擁下來到園中看戲。臺上演的是一出武戲,那刀馬旦一出場便翻了數十個筋斗,臺下一片叫好之聲。李和松大喜,吩咐手下看賞。那刀馬旦翻完了筋斗,面不紅,氣不喘,眼睛往臺下一溜,來了個漂亮的亮相。李和松與她目光相接,不由地一怔:這人臉上雖然畫著戲妝,但那眼神卻似曾相識……
就在他發愣的當兒,只見那刀馬旦手中已多了柄柳葉刀,大喝一聲:“狗官,拿命來!”李和松只見眼前刀光一閃,就慘叫一聲倒了下去,戲場大亂,這時,一個獨臂樂師偷偷點著了戲臺上的幕布,瞬時,萬柳園里烈火熊熊,人們爭相逃命……
多年后,江湖上多了對賣藝的夫妻,男的獨臂,但卻能拉會唱,女的嬌小,但卻一身功夫……
(責編/方紅艷插圖/黃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