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定位,形成差異性競爭力
文摘類刊物扮演什么角色,它的功能如何定位,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文摘類刊物不是專業期刊,不能走廣告養家之路,不能走依靠企業贊助的辦刊之路,不能走依托行業發行渠道來擴大發行量之路,不能走媚俗、搞低級趣味、迎合某些讀者之路。一句話,不能走其它不切實際的道路。刊物一定要遵循辦刊的特有規律,積極面向市場,探索生動活潑辦刊的新路子。這就需要抓準讀者現實的需要,挖掘市場潛在的需求,讓讀者“花有限的錢,就能一刊在手,遍覽眾刊精華”,從而贏得一批長期訂閱的讀者。
刊物的市場定位包括許多方面的內容,如讀者定位、內容定位、風格定位、營銷定位等,而讀者定位又是重中之重的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豐富化的特點,不同的人對文化的消費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使得辦刊人員必須根據讀者各種不同的情況,諸如地理因素、人口因素、文化心理因素、性格因素、情趣因素等,對讀者進行細分,尋找到適合自己刊物的目標讀者群,從而有針對性地開發潛在市場,編輯出版適銷對路的刊物,形成“差異性競爭能力”,造就出具有鮮明個性和獨特風格的品牌期刊。
文化品位將讀者攬入懷中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讀者》已經坐穩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交椅,為什么能夠長盛不衰呢?關鍵是它的文化品位,是它所具有的先進文化的價值。《讀者》提供給人們的是一種高雅、健康的文化,一種開放性、先進性的文化。它充分相信讀者自覺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對真善美的強烈渴望,對人間真情、高尚情懷和高雅文化的追慕。那種綿長、豐厚、崇高、儒雅的文化情懷,贏得了廣大讀者的一致認可和青睞,將成千上萬的讀者“攬入自己的懷中”。
彰顯個性,提高市場占有率
文摘類期刊只有彰顯個性、形成特色、打造品牌,才能擁有其獨到之處和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從而最終提高市場占有率。
以時政題材警示世人??辦刊并非只是“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應該關心國內外大事,以天下大事為已任。當前國內外令人關注的熱點、焦點較多。從國際上看,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恐怖襲擊、地區沖突、領土之爭、環境保護等許多國際爭端問題都是廣大讀者迫切希望了解的。如發行87萬冊的《黨員文摘》在“今日世界”、“供你參考”欄目中,緊緊抓住諸如美國的對外霸權、新一輪全球文化戰、讓美國頭疼的伊拉克游擊戰、巴勒斯坦的人肉炸彈等當今國際上的最新事件和敏感問題,刊登文章15篇,對這些事件進行剖析,幫助人們澄清認識,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中。因此,文摘類刊物可設立“新聞熱點”、“焦點內幕”。
以故事為王抓住讀者??刊物尤其是文摘類刊物,能不能吸引讀者,關鍵在內容,不少文摘類報刊在這方面確實下了很大功夫。如《黨員文摘》抓住讀者心理,選登了不少故事。今年第4期的《愛人伴我雙腳寫遍天下》是一篇夫妻用堅強和摯愛演繹出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女主人公是一位殘疾人,雖無手,卻身懷絕技,寫得一“腳”好字。在愛情和事業上,她有一位能伴她走遍天下的丈夫。夫妻滿懷對大都市的美麗憧憬來到人生地疏的上海,經歷了無數苦難,終于在上海站穩了腳跟,創出了一番事業。這種故事性很強的文章往往能吸引讀者閱讀并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
從歷史題材中發掘出新內涵??“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說明讀史、學史、論史、詠史的重要作用。把過去報道過的歷史新聞重新挖掘,以產生新的實效性和教育性,這是新聞的一種延續性,也是近年來新聞前沿理論中新的學術論點。文摘類刊物可設立“黨史縱橫”、“史海鉤沉”、“人物春秋”欄目,選編一些著名的歷史故事,從歷史的更深層面挖掘新的內涵,從而對現實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吸引讀者參與互動討論??突破習慣上“單向傳播”式的宣傳,找到讀者的關注點,用鮮活的形式表現出來,吸引讀者參與互動,建立編讀雙方精神上的契合和心靈的共鳴。如舉辦讀者沙龍(俱樂部)、讀者座談會、讀者評刊辦刊活動等。《半月談》在全國期刊界率先提出“大編輯部”的思路,建立社會化、開放式的采編機制,讀者成為辦刊隊伍中的一員。《人民日報》開展“奉獻精神大家談”、“誠信大家談”專欄以及“今日談??群眾利益無小事之我見”征文活動等,都受到了讀者的歡迎。因此,文摘類刊物可設“讀者熱線”、“編讀互動”、“有問有答”等欄目。
以加強策劃為法寶
辦好文摘類刊物,必須增強創新意識,明確辦刊思路,走出一條“加強策劃再創作,廣選精編鑄名刊”的新路子。選題策劃強烈地體現著編輯的主體地位,體現著主編的辦刊思路,體現著刊物的定位和特色。通過選題策劃,把編輯的主觀意圖進行篩選、組織和加工,納入一定的范圍和框架,避免了刊物內容的分散和無計劃性,具有相對的整體感和連貫性,由此形成自己的特色。通過選題策劃,體現刊物的區域(地方)特色、學科特色和欄目特色,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風格和讀者定位。
進行專題策劃,一是問題針對性要強;二是信息整合度要高;三是眼光要高一點;四是特色要濃一點;五是離群眾要近一點;六是挖掘要深一點;七是文字、文章、技巧水平要高一點;八是采編要并重。可運用以下一些手段:
重炮轟擊(集中報道)?圍繞國內外發生重大新聞事件和群眾關注的焦點,集中版面,多視角、多側面、全方位地集中突出報道,引起讀者震撼和共鳴。
熱中取冷??當主流媒體集中報道某一熱點新聞時,文摘版卻逆向思維,另辟蹊徑,熱中取冷,補充報道主流媒體忽視的方面。如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報道中,主流媒體多以小平革命生涯為主,《文萃報》卻以“平民小平”為報道主線,推出“小平之路”、“小平之趣”、“小平之情”、“小平之語”等4個專版,受到讀者一致好評。
背景鏈接??將深入挖掘新聞背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主打內容,努力提供更寬的背景、更好的角度、更深的分析,以及更準確的事實真相,告訴讀者真正想要擁有的東西,為讀者釋疑解惑、拔云見霧,帶來更多的閱讀興趣。
小題特作??重大新聞不可能天天發生,平μ的日子常有,把一些讀者想要知道的實用性、服務性題材做成特輯進行系統報道,化平μ為神奇,讓讀者感到這些小題材也有大看頭。
作者系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