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動作是運用體育運動的方法,模仿動物的動作而達到鍛煉身體目的的一種練習。在體育教學中,采用象形動作可以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發展身體素質,寓教于樂的作用。下面介紹八種新穎有趣的象形動作。
一、蟲行(單人)
開始時成俯臥姿勢,雙手向前伸直(肘稍屈)。手壓地的同時收腹收臀,雙膝盡量前移靠近肘部,上體再向前移動。
此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協調性,鍛煉腹肌、臀肌的力量,有助于健美體形。(如圖1)
二、象形(單人)
學生上體前屈,雙手扶地呈倒“v”字形,同側的一手一腳向前同步,接著另一側手腳向前同步走,向前移步時手臂和腳的關節(肘、膝關節)都不能彎曲。
此練習可以發展人體的柔韌性,改善血液循環。(如圖2)
三、鴨子步(單人)
身體成全蹲姿勢,雙手分別在體側抓住自己雙腳的踝關節,大、小腿后側相靠在一起向前行進。
此練習可以發展學生的腿部力量,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如圖3)
四、兔跳(單人)
雙手撐地,身體成蹲立,接著雙手向前上方做撲的動作,雙腿同時蹬地,使身體向前上方騰起,雙手先著地,臀部后翹,屈膝收腿后落地似兔跳。
此練習可以發展學生的腿部、腹部及背部的力量,提高靈敏、速度和爆發力等素質。(如圖4)
五、蛙跳(單人)
兩臂屈肘撐地,掌心向下,上體抬起,兩腿分開趴在地上,大腿、膝蓋和小腿內側著地,腳掌外翻。跳躍時,靠腿的蹬力使上體向前上方躍起,呈蛙狀騰空,落地時雙手先著地,然后膝蓋、腿、腳依次落地。
此練習可以發展學生的腿部及腰、腹肌的力量,培養學生敏捷、勇敢、靈活的心理品質及身體素質。(如圖5)
六、螃蟹行(單人)
學生呈仰臥撐姿勢,兩手和兩腳支撐身體,膝部突起,臀部抬離地面,背向前進方向,模仿螃蟹四肢并用前進。
此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四肢支撐能力,發展學生協調、靈敏、耐力及速度素質。(如圖6)
七、鶴飛(單人)
學生用左(右)腳著地,右(左)腳扣在左(右)小腿三頭肌后面,兩臂自然伸直微屈,在單足跳的同時,兩臂呈波浪擺動。
此練習可以發展學生的腿部力量和協調能力。(如圖7)
八、袋鼠行走(雙人)
甲:屈體,四肢撐地,兩腿分開稍屈膝。
乙:坐在甲的兩腿之間,頭在甲的臀部后方,雙手從甲的臀部外側環抱住甲的臀部,兩腿抬起從甲的腋下向上環盤勾住甲的背部完成袋鼠狀。甲帶著乙同時側滾翻形成交換,乙再帶著甲返回至起點。
此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腰、腹、背各肌群的力量和四肢的支撐力量,提高協調性和靈活性。(如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