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系列的業務整合與人事變動,在韓國李明博政府中負責教育、科技工作而新組建的教育科學技術部(Ministry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MEST,簡稱“教科部”)已于今年1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3月20日,金道然部長以《搞活教育,建設科技強國》為題向李明博總統匯報了2008年教科部的主要工作計劃,教科部的各項工作逐漸步入正軌。
工作計劃報告顯示,今年教科部的工作重點主要立足于打破原來平行劃一的教育服務理念,追求教育體制的自主化、多樣化,進一步提高學生和家長對公共教育的滿意程度,大幅降低國民在私教育方面(以社會培訓班、家教為主的各種非國家公益性教育形態)的個人消費;同時在科研領域大力提高大學及各種研究機關的科研能力,培養優秀科技人才,努力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早日將韓國建設成科技強國。
為此,教科部擬定了一系列具體的實施計劃,主要內容如下。
?誗為實現教育體制的自主性、多樣性,與大學招生有關的管理協調工作將轉移到韓國大學教育協議會;實施旨在建立300所寄宿制公立高中、自主型私立高中和專業特色高中的“高中多樣化300工程”,滿足不同地區、人群的多種教育需求。
?誗大幅增加學校和地方教育廳的工作自主權,同時建立“教育信息公開系統”公開學生們的主要教育信息,提高教育機關的社會責任感。
?誗完善英語公共教育,改善教育課程和教材,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加強對學生建立正確人生觀、文化修養的引導和教育,大幅提高學生、家長各方對學校教育的滿意度。
?誗建立有針對性的國家獎學金制度,進一步完善終身學習制度,實施“基礎學歷未達標學生零計劃”方案,努力實現全體國民受教育機會的均等目標。
在以建設科技強國為目標的科技工作方面,今年更突出強調高等教育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方面的核心作用:
一方面,通過進一步擴大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投資規模,振興基礎研究工作,培養國際化的科技人才,加強大學的學術研究能力,努力提高科學技術領域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確保基礎技術的發展,通過開發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戰略性新產業來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拯救經濟”政策發揮積極作用。
隨著教育與科技工作行政主管部門的合二為一,今年教科部的工作計劃中也更多地體現了融合性、協調性和專業性,力爭取得更大的聯合增效效果。例如:
?誗在組織結構方面,原科技部負責資助的基礎技術開發工作與原屬教育部主管的純粹學術研究工作,將由新組建的學術研究政策室綜合管理,并加強各邊緣課題之間的互動聯系。
?誗在人員編制方面,原教育部、科技部的295名工作人員交叉分配到新合并的單位,占全體810名職員的36%。
?誗在政策措施方面,原分屬教育部、科技部的大學和政府出資研究機構將共同參與科技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以實現育人與科研之間的良性循環,一直各自為政、多方監管的各種基礎研究工作也將得到更加系統的管理。
?誗原教育部、科技部在工作職能上的很多類似或重復設置也將得到再次專業化的分類,原學術振興財團和科學財團將分別調整為國家學術研究財團和國家獎學財團,明確分擔學術研究和獎學工作。
綜合考察今年的教育工作計劃,不難發現,前現代集團CEO出身的李明博總統將市場競爭的經濟理念引入教育領域,試圖在中央行政機關的有限監控與引導下,給予學校、地方教育廳和民間行業協議機構更多的辦學自主權,通過市場競爭實現教育的多樣化和良性發展。然而教育事業本身就是牽一發則動全身的復雜整體,這種自主化、多樣化在克服平均劃一的同時,是否會影響到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也引起了韓國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擔憂。例如,教科部剛開展工作一月有余便廢除了十幾年來明文禁止的部分規章制度,規定在中小學是否劃分成績優劣班,是否開設清晨和夜間課堂,是否引入私立社會培訓機構在校內開設課后輔導班,全權由中小學或地方教育廳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自主決定。由于擔心這一變化會導致韓國社會重新回到應試教育模式,影響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正常發展,同時也造成公共教育的私立化,因此60%以上受調查人士明確反對這一變化。
另外,教科部還發表了將在今年積極推動國會制定或修訂的教育領域相關法令(參看表1)。對于國立大學法人化、教育公務員法、助學貸款信用保證等國內關心的熱點問題,我們還將給予積極關注。
(中國駐韓國使館教育處供稿)
責任編輯 謝建華
<img src="https://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sjjx/sjjx200808/sjjx20080804-1-l.jpg?auth_key=1735093196-1875344659-0-948bc6222698536b7b38878ffde8c712" hspace="15" vspace="5" 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