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學院的歷史沿革
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生物系)是由塞爾維亞公立中等學校(大學預科學校)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塞爾維亞公立中等學校(大學預科學校)初建于1838年,正式成立于1853年。1863~1873年,中學的生物科學教研水平已達到了大專生物科學教研水平,為生物學院的創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了1874年,其生物科學教研室和哲學教研室合并,建立了生物科學學院。自然科學與數學教研室合并,分別設立了動物學系、植物學系和生理學系,形成了生物學院。1947年,自然科學與數學教研室又分離為科學系和數學系,但仍隸屬生物學院。生物學院于1995年完全整合到了貝爾格萊德大學,成為今天的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主要從事涉及生物科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其學科領域包括生物多樣性、動植物生態學、環境保護學等。
二、生物學院的教職員工與學生概況
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現有職工109人,其中有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助理教授26人,教學輔導員2人,講師33人,科研助理18人。以前生物學院每年招收9~10個班,約270~300人。在讀學生約1 500人。近年來,生物學院每年大約招收200名學生。目前,生物學院現有在讀本科生1 300人。
生物學院在科研教學等方面注重橫向合作,除了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與其它學院開展合作外,生物學院還與分子生物與生物工程研究院、塞爾維亞科學院和藝術院、自然歷史博物館保持著廣泛的合作。生物學院每年還大量引進和接受國內外杰出學者參與科研、教學和實驗活動。
三、生物學院的組成及教學與科研活動
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由動物系、植物學系和生理與生物化學系3個系組成。
動物系由動物形態、分類和遺傳基因學教研室,基因學和進化學教研室,動物應用發展研究室和動物生態與動物地理教研室組成。動物系的動物學研究聲望頗高。
植物系由植物分類與生理學教研室、藻類學、霉菌學與苔蘚學教研室和植物園等組成。目前,植物系有活體綠色植物12萬株、歐洲植物標本30萬件。
生理與生物化學系由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普通生理學與生物物理學教研室和比較生理學與生態生理學教研室組成。
四、生物學院的培養計劃項目與藏書情況
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學士課程涵蓋普通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理學、生態學和環境保護學以及初中生物化學4個領域。前3個領域課程學制為4.5年(9個學期);最后1個領域課程的學制為4年(8個學期)。
生物學院作為貝爾格萊德大學的重點教育機構,在22個培養計劃項目中實施本科后教育(1年)和碩士生教育(2年)。其中與生態、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兩個學科領域相關的專業有: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環境生態學(生物方面)等。
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已獲得頒發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生態學和環境保護學等專業博士學位的資格。到目前為止,生物學院已有2 900名本科畢業生,大約500余名學生獲得了碩士學位,400余名學生獲得了博士學位。生物學院的生物學領域綜合教育學科包括:普通化學與無機化學、物理學、有機化學、植物形態學、心理教育學、遺傳學、數學與統計學、生物電腦學、植物生態學與植物地理學等。
生物學院現有3個圖書館,分別為動物系圖書館(藏書6 175冊,雜志214冊)、植物系圖書館(藏書6 687冊,雜志120冊)和生理與生物化學系圖書館(藏書2 171冊,雜志160冊)。目前,生物學院收到其它教學科研機構發來的學科交流期刊有23種。
五、生物學院所開課程及重點研究領域
生物多樣性、生態學和環境保護學科是生物學院的重點研究領域。
該學院的普通生物學領域除包括植物形態學、脊椎動物比較形態學與系統分類學、人與環境和進化理論等,還開設有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環境保護與恢復、水生生物學、種群生物學等選修課程。
分子生物學與生理學領域包括普通動物學與動物系統分類學、普通植物學、無脊椎動物比較形態學、生態學原理、有機進化理論等。
生態學與環境保護學領域包括植物細胞學、普通動物學與比較動物學、動物系統分類學與遺傳基因學、分子生物學與細菌生態學、生態學基礎、土壤動物學與土壤保護學、海洋生態學、有機進化理論、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人類生態學與城市生態學、環境保護法、生物地理學、生態系統恢復(恢復生態學)、區域發展計劃的生態手段、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用生態學等。
中等師范教育生物與化學教授培養項目包括植物形態學、普通動物學、藻類分類、真菌學與苔蘚、地衣學、無脊椎動物比較形態學與系統分類學、高等植物系統分類學、植物生態學與植物地理學、動物生態學與動物地理學和環境保護學等。
六、學生科技活動
幾十年來,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已成功地為師生舉辦多種科技活動,組織并參與了論文性專題研究活動,成為塞爾維亞最大的非政府組織——塞爾維亞青年研究組織的團體成員。生物學院針對植物群落、動物區系、生態系統多樣性和環境監測與保護進行的野外研究和夏令營科研及培訓等多種特殊活動,均被政府和教研部門認可。
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還參加了歐洲青年環境研究組織舉辦的提高公眾對未來環境普遍意識的科技普及活動。
七、生物學院的科學研究與學術成果
1991~2004年間,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以塞爾維亞科技部的資助和科學活動為基礎,開展并完成了44個物種的系統分類與遺傳基因研究、進化發展基礎上的動物區系和基因多樣性進程研究、珍稀瀕危物種和群落的生態與生物地理學基礎研究等28項基礎研究項目。
近十年來,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以本國綜合實力提高和區域經濟、政治、社會、生態、自然與環境協調、長期、有效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與本國各部委大力協調合作,加大了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在生物學科領域取得了諸多成果。
除此之外,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還參與了很多長短期科研項目和典型案例研究,與其它生物與環境相近專業的國內機構和國際組織合作開展了應用基礎研究。
貝爾格萊德大學生物學院注重生物多樣性、生態與環境保護問題有關科研成果的轉換和普及。學院在教學科研活動中重視論著出版發表工作。目前,生物學院主辦的多種雜志在國內外公開發行。近四五年刊發了《貝爾格萊德荒地植物生態學研究》、《南斯拉夫生物多樣性》等論著。
八、生物多樣性、生態與環境問題教學科研遠景
為了更好地適應國際國內發展趨勢,生物學院已制定出近期教學科研目標和遠景計劃。
生態與環境教育方面的項目包括:以中東歐和歐盟層面的“生態與環境保護”為主題的塞爾維亞實驗示范項目;從事教學的員工國際合作、培訓和互換計劃;生物學院優秀中青年師生和國外優秀學者的互換計劃;多媒體資源(電腦、互聯網質量和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
生物多樣性監測(研究與保護)方面包括:通過組建生物學院范圍相近專業專家平臺和構筑網絡支持,在國家和區域性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框架內開展研究;建立、共享和開發國家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支撐國家和地區層面的生物多樣性監測野外研究等。
影響環境的檢測分析與已損環境監測方面的工作包括:生物學院科研人員的國際合作、培訓和全球定位系統在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景觀生態檢測(監測)和環境評估中的應用質量和支撐能力設計;國外生物多樣性、生態與環境問題教學和科研通用現代技術和儀器設備引進。
(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館教育組供稿)
責任編輯 張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