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會計準則實施之后,我國增值稅會計處理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增值稅會計科目變得簡單了;二是視同銷售業務要求核算收入,結轉成本;三是繳納增值稅時不再區分當期還是前期的增值稅,做同樣的會計處理。
【關鍵詞】 增值稅; 會計處理; 變化
增值稅是對從事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從事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取得的增值額為課稅對象征收的一種稅。按照企業規模大小和會計核算是否健全,增值稅納稅人可以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本文中所指的增值稅納稅人均為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的會計處理新準則(應用指南)與舊準則(制度)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增值稅會計科目的變化
增值稅會計科目的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總賬科目的變化
增值稅原來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下進行核算;新的會計科目將“應交稅金”改為“應交稅費”,核算口徑有所增大,不僅包括原來“應交稅金”的相關內容,而且包括原來記入“其他應交款”中的教育費附加等內容,增值稅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下進行核算。
(二)增值稅下各明細欄目設置的變化
過去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下設置了“進項稅額”、“已交稅金”、“轉出未交增值稅”、“減免稅款”、“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轉出多交增值稅”等欄目;目前,“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下設置“進項稅額”、“已交稅金”、“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等明細欄目對增值稅進行核算,明細科目相比原來有所減少。
二、視同銷售會計處理的變化
增值稅實施暫行條例規定,單位或個體經營者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1.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2.銷售代銷貨物;3.設有兩個以上機構并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于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4.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5.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6.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7.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8.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等視同銷售行為應當征收增值稅。
原來對于視同銷售的處理是:按照產品、商品或材料的成本結轉成本,按照計稅價格(或市場售價)核算增值稅,不核算收入;新的處理規定是與銷售做同樣的處理,即確認收入,同時結轉成本。下面舉例說明關于視同銷售行為新舊會計核算的差異。
例1,甲公司將自產的產品用于在建工程項目,該批產品的成本價為200萬元,市場售價為300萬元。假設甲公司為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7%。
舊的會計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2 510 000
貸:庫存商品 2 00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0 000
新準則體系下的會計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3 51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 0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0 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2 000 000
貸:庫存商品 2 000 000
在視同銷售行為中,改變前后增值稅的計算與核算并未有實質性的變化,而是收入確認與否的變化。新的準則體系下要對視同銷售行為確認收入、成本,核算利潤,會影響所得稅的計算與繳納。
三、增值稅月末與繳納時會計核算的變化
過去將增值稅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應交增值稅;另一部分為未交增值稅。月末要將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稅轉入未交增值稅中。在繳納時,區分是繳納本月的增值稅還是其他期的增值稅。本月繳納本月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本月尚未繳納或多交的增值稅轉入未交增值稅中:若為應繳納而尚未繳納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科目;若為多交的增值稅,則借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科目;本月繳納上期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而在新的準則體系下,不再包括未交增值稅部分,在繳納時也不再區分是本期還是上期的增值稅,一律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科目中核算。
例2,甲公司2007年5月份繳納增值稅共500 000元,其中應繳增值稅額為600 000元;2007年6月繳納增值稅800 000元,其中本月應交增值稅額為600 000元,上月應交增值稅額為100 000元,多交了增值稅100 000元。
舊的會計處理為:
2007年5月份: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500 000
貸:銀行存款500 000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100 000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100 000
2007年6月份: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700 000
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100 000
貸:銀行存款 800 000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100 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100 000
而新的會計處理如下:
2007年5月份: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500 000
貸:銀行存款 500 000
2007年6月份: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800 000
貸:銀行存款800 000
從上面的論述中可以看出,關于增值稅的會計核算,變化之后更為簡單、明了,核算更清晰而且更加合理,也可以大大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量。●
【主要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制度》.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2] 企業會計準則(2006)應用指南.財政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