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座談會紀念楊時展教授逝世10周年,雖然會議很儉樸,但意義非常深刻。楊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會計學家、會計教育家和會計思想家,是一位我十分崇敬的老教師。楊先生從教多年,是我校資歷最深的老教授之一。自1953年來到我校,辛勤耕耘四十余載。今天,老人家雖然已經離開我們整整十年,但他生前給我留下的十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始終難以忘懷。在此略述一二,以表緬懷之意。
先生學問高超,匠心獨具。他在會計學、審計學理論和實踐上有許多創見獨步我國。他領銜發展的會計學科,是我校最早取得博士點的四個學科之一,也是首批國家級重點學科。我校會計學科在國際國內能有今天這樣的重要影響,他做出了重大貢獻。這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先生的事跡必將載入我校校史乃至中國會計學史。
先生治學嚴謹,精心授徒。他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學生,其中不少人已經成為我國政界、學界的棟梁之才。他對學生的要求之嚴格是眾所周知的。有一位同志曾經告訴我,讀楊先生的博士是十分“痛苦”的事,有時甚至到了不想讀下去的地步?,F在功成名就,才體會到正是由于經過這種磨礪,才奠定了事業的基礎。
先生思深憂遠,愛國心誠。上個世紀中葉,有兩份著名的“萬言書”,一份是彭德懷元帥寫的,大家都知道,另一份不大為人所知的就是楊時展先生寫下的。我拜讀了他50年前寫下的萬言書,深受感動,雖然有些內容不免激烈一些,但其意義不可低估。他為了國計民生,上書中央,直陳時弊,而不計個人榮辱。這種憂國憂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先生人品崇高,心地善良。上世紀90年代前期,教師的收入還不高,資助學生的人較少,且數額不大。而先生傾其所有,拿出畢生積蓄10萬元設立“勤誠”獎學基金,資助困難學生。當時他自己的錢還差一點,就向子女借,甚至連存折都拿出來了。先生家大口闊,由于歷史原因,收入一直不高,直到80年代日子才稍微好過一點。我代表學校去先生家中接受捐贈時,所見到的家具陳設尚不及我們中青年教師。次年開始以基金收益發放獎學金,受助學生無不感動。先生卻說自己已經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理應幫助貧寒學子。
“師者,人之模范也?!?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都要有一批名師成其名;任何一位俊杰英才,都有一些嚴師育其才。楊時展教授既是嚴師,又是名師,更是良師,無論在學術上,還是在師德上,都堪稱我們的楷模?,F在,學校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需要更多像楊先生這樣的良師。我們要把楊先生的學術思想、人格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以寄托大家永遠的懷念!●
題目系編者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