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車三巨頭走到破產邊緣,金融危機并不是根本原因。美國本土汽車公司的積弊如果能及早得以清除,也不至于在經濟風暴來臨時落到如此地步,美國國內的日歐汽車廠商提供了鮮明的對照。
歐盟方面指出,它們將密切關注美國對汽車業的救助,以確保救助措施不會損害國際貿易準則,并將評估其對貿易伙伴的潛在影響。綜合各方因素看,奧巴馬救助三巨頭的承諾是否會變成空頭支票,還是一個未知數。

位于美國汽車城底特律的三巨頭——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一度是美國制造業的重要象征,也正是它們給美國裝上了車輪,使之成為“車輪上的國家”。然而時過境遷,三巨頭在走了幾十年的下坡路后,最終被一場由自己國家掀起的金融風暴送進了萬丈深淵。三巨頭的未來完全取決于政府能否給予救助。
通用還沒學會謙卑些
由于銷量大幅下降,又難以順利拿到銀行貸款,再加上不斷披露的巨額虧損和股價暴跌,三巨頭已經瀕臨破產邊緣,不得不尋求政府救助。11月20日,美國三大汽車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同時前往參議院,就申請250億美元的緊急救援接受美國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的聽證。面對議員們尖酸刻薄的盤問和指責,很少面對這種場合的三巨頭確實有些吃不消。特別是通用汽車,這家百年老店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以及各種經濟波折,但卻可能熬不到2009年美國新總統奧巴馬的就職典禮。作為百年老店的守業者,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瓦格納本應該有所收斂,但他卻在聽證會上態度傲慢且處處為自身辯解,認為主要是次貸危機引起的經濟低迷才導致通用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克萊斯勒公司則表示可以考慮破產,其首席執行官也表示愿意接受1美元的年薪。瓦格納不僅堅持通用絕對不能破產,還暗示年薪和獎金一個都不能少。有建議說,三大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辭職可能有助于獲得政府援助,對此瓦格納也不予理會。議員們則根本不把瓦格納的老資格當回事,直接質問他,來華盛頓要救助為何還要搭乘私人飛機,回程時能否把私人飛機賣掉而坐普通飛機回去。而民主黨參議員曼南德茲更把汽車業救助計劃稱為一個“彌天大謊”:250億美元只能暫時堵堵漏洞維持幾個月,之后他們又會搭著私人飛機來要錢了。
實際上,三巨頭中通用的情況是最糟糕的。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主席格蒂芬格指出,如果讓他來確定三巨頭存活的先后次序的話,先是福特,其次是克萊斯勒,最后才是通用。由于缺乏令人信服的扭虧計劃,美國參議院最終拒絕就三大汽車公司申請250億美元的緊急救援進行表決,但也留了一些余地:如果三公司在12月2日前提交令人信服的改善業務的計劃(已提交,但申請救助金額上升到340億美元),他們將重新考慮救助計劃。備受打擊的瓦格納受到來自通用董事會的巨大壓力,據說他同意下次三老總拼車來華盛頓要錢。
三巨頭事實上已經破產
11月7日,通用汽車宣布第三財政季度虧損25億美元,上一季度虧損是155億美元,而自2004年以來通用汽車累計虧損已經達到700億美元。目前現金儲備只有162億美元,而通用汽車正常運營的現金儲備水平需要110億~140億美元。公司資金回流受到糟糕的銷售狀況制約,10月份銷售同比下降45%。按照這個速度,2009年初資金流將斷裂。而三公司申請的250億美元援助也許還不夠通用汽車一家用。據美國《時代》雜志報道,通用現在除需要100億美元日常開銷外,還要150億美元來關閉屬下多余的工廠,以及賠償解約的特約經銷商。
克萊斯勒公司屬于私人資本運營公司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擁有,不公開發布業績。但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納德利在聽證會上表示,該公司已經全面審視了申請破產的可能,并且已經請專門的顧問公司幫助考慮這個問題。有媒體指出,克萊斯勒申請破產的可能性遠遠超出了“考慮的階段”,并且說已經進展到了“形成具體計劃的階段”。
福特汽車第三季度虧損1.29億美元,財務狀況比通用和克萊斯勒好一些。所以福特老板穆拉利表示,其實福特甚至無需來國會要錢,“我是因為通用才來這里的”。確實,由于三家公司共享零部件供應商,因此一家公司的倒閉可能會拖垮整個供應鏈網絡,從而影響到其他公司,導致連鎖破產。按照市場原則,三巨頭至少有一到兩家應該退出市場,讓出資源和市場份額給更有效率和競爭力的企業,從而實現優化配置。
金融風暴只是催化劑
三大巨頭走到破產邊緣,金融危機并不是根本原因。美國本土汽車公司的積弊如果及早得以清除,也不至于在經濟風暴來臨時落到如此地步,美國國內的日歐汽車廠商提供了鮮明的對照。
一直以來,美國國內就有“兩種汽車業”的說法,一種是以三巨頭為代表,集中在美國東北部,受到強勢工會的影響,公司成立時間長,退休員工負擔沉重,而且經營戰略陳舊保守;另一種就是美國國內的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外資汽車廠商,集中在美國南部,受工會影響較弱,成立時間短,退休員工負擔小,同時經營戰略靈活多變,注重技術創新。以薪酬為例,目前三大汽車公司員工工資、醫療和退休金合計高達約每小時73美元,而豐田汽車美國工人每小時約為48美元,而美國制造業的整體薪酬水平為每小時約32美元。三大汽車公司背負了沉重的退休金和醫療福利負擔,醫療福利的支付對象包括了雇員和退休員工的家屬。這些因素使得三巨頭每部車的生產成本平均比日歐廠商高出約2000美元。
長期以來,美國實行成品油低價政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三巨頭對提高能源效率一直反應遲鈍,耗油量高的卡車和SUV(運動型多功能車)一直是三大汽車公司的發展重點。在油價不斷高企的趨勢下,通用汽車在過去的40多年里,對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從超過五成跌至兩成,也就成了必然。今年前十個月,美國轎車銷售量排名前三位的都是日本品牌,而且這個態勢已經維持多年了。
底特律的藍領和華爾街的白領
在白宮拒絕三巨頭的援助申請后不久,美國財政部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宣布為花旗集團包括住房抵押貸款、商業房地產貸款在內的總計3060億美元債務提供擔保。美國政府還將從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中撥出200億用于購買花旗的股份。美國總統布什同時強調,如果其他金融機構需要救助,政府將做出更多類似于救助花旗集團這樣的決定。對此,三巨頭的憤憤不平可想而知:單單花旗一家就給了200億,而三家公司一起才申請250億,白宮和國會還百般刁難。底特律的藍領和華爾街的白領地位難道就那么不平等嗎?花旗的倒閉與通用汽車的倒閉產生的沖擊到底有多少不同?對于汽車公司的倒閉,三巨頭在聽證會上強調的是對于就業市場的沖擊。據稱,三大汽車公司直接雇用24萬人,但零部件及其他供應商的雇員人數達到230萬。三大汽車公司每雇用1名員工,至少就有7人間接受聘于汽車業。
截至11月7日,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達到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6.5%。然而,不應過度夸大三巨頭倒閉對就業市場的沖擊,失業了畢竟還可以重新就業,況且美國的日本車企已經開始考慮收購三巨頭的零部件供應商。而花旗的倒閉沖擊的是整個金融體系,有可能拖垮原本健康的金融企業,金融、信用體系崩潰后的重建代價難以估量。所以白宮認為,金融機構在整個經濟中發揮著如同水電般不可或缺的“公用設施”功能,沒有一個政府會允許國家處于“停水斷電”狀態。至于美國人被迫駕駛日本或歐洲汽車,基本上沒有什么損失和風險。小布什拒絕動用7000億的金融救援資金幫助汽車業,認為“既沒必要也不合理”,還擔心一旦救援范圍突破金融業,以后陷入困境的其他行業都申請救助,這就可能會影響對金融業的救援效果。
奧巴馬的承諾
奧巴馬現在成了三巨頭的大救星。奧巴馬在當選美國總統后召開的首個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他已經將拯救汽車業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奧巴馬已經要求他的過渡團隊研究現有法律允許的一切可行方案,并考慮是否需要設立新的法規來幫助三巨頭走出困境。這就意味著,奧巴馬已經給事實上破產的三巨頭開出了一張支票,因為他認為美國汽車業非常重要,“不能消失”。奧巴馬這里指的美國汽車業,顯然就是底特律的三巨頭。有了奧巴馬的承諾,三巨頭現在只要撐到明年1月20日奧巴馬就職,就有救了。因此,國會有一部分議員的意見是,先向汽車業提供一小筆緊急救助資金,比如50億~100億美元,讓三巨頭支撐到奧巴馬上臺,再制定長期的救助計劃。
奧巴馬之所以對三巨頭表現出如此的熱心,不是沒有緣由的。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在總統競選過程中,給予了奧巴馬“關鍵幫助”,助力奧巴馬贏得了以汽車業為重的密歇根州、印第安納州和俄亥俄州選民的支持。同時,奧巴馬自競選以來,處處強調自己政策與布什的不同,在競選中他最能贏得掌聲的一句話就是“11月大選時,喬治·布什的名字不會出現在選票上”。而支持布什政府拒絕援助的汽車業,也是奧巴馬一種姿態的表示。至于奧巴馬上臺后是否會真正兌現對于三巨頭的支持承諾,確實不能期望太高,歷史上美國總統出爾反爾的先例不勝枚舉。奧巴馬若要救助三巨頭,還必須面對各方面的壓力。美國的另一種汽車業——美國國內的歐洲、日本和韓國等外資汽車廠商明確表示必須一視同仁,如果政府救助排除外資汽車企業,只對本國企業給予保護政策,就違背了自由競爭的原則。而歐盟方面也指出,它們將密切關注美國對汽車業的救助,以確保救助措施不會損害國際貿易準則,并將評估其對貿易伙伴的潛在影響。可見,奧巴馬的承諾是否會變成空頭支票,真不是他一個人能說了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