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各國宣傳奧運的“國際語言”
8月8日晚上8點,這是一個讓中華兒女心跳加速的時刻:祥云火炬被熊熊點燃,Olympic雄風在鳥巢唱起,北京成為絢爛的“五環天空”……奧運會,在中國人期盼了一百多年后“真真切切”地來到了你我身邊。在歡樂的海洋里,在被奧運激蕩的日子里,我們盡可以向四海賓朋瘋狂地“傾瀉”出我們的熱情,把對奧運的百年夢想揮灑開來,力爭在自己的“主場”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神奇。

奧運在此刻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為了呼喚這個四年一度的地球村體育嘉年華,國際社會不斷炮制各式各樣的活動為之加溫、造勢。在花樣繁多、高潮迭起的活動背后,我們發現,與中國設計出的“福娃”一樣,世界各國已將“動漫”作為宣傳奧運的“國際語言”。由于中國的《福娃》系列與美國好萊塢拍攝的《功夫熊貓》已為大家所熟悉(本刊已作介紹),下面特介紹英國、巴西與日本三國情況。
英國:悟空“東游”
不久前,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了一款奧運宣傳片,片中的主角就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孫猴子。這部由街頭霸王樂隊造型設計漫畫家Jamie Hewlett親自操刀的短片,時長將近兩分鐘。畫面一開始便響起獨具中國特色的民樂。裊裊的青煙籠罩其間,突然間石頭山頂炸出了一只猴子——孫悟空。隨著一聲炸響,孫悟空驕傲地蹦下來高山,而此時天邊的觀音坐在云彩上,手中出現了北京鳥巢的影像,孫悟空隨即應聲飛去。途中他結識了豬八戒和沙僧,而八戒憑借投擲鉛球,跨欄,撐桿跳等運動打敗一系列怪物,掃除途中障礙。而沙僧則表演了跳水和游泳。他們并非“西天取經”,而是“東游”到了目的地——北京鳥巢。從網友留言來看,雖然大家對BBC的“套近乎”行為表示肯定,但也有人認為BBC沒有真正領悟中國文化,置入的中國元素嚴重“變味”,尤其是人物形象設計令網友不滿:孫悟空呲牙咧嘴,八戒不夠可愛,沙師弟則成了藍面水妖——“應該被悟空一棒打死”。
日本:漫畫為運動員“加油”
作為動漫王國的日本,自然不會放過這場奧運動漫角逐。不久前,影像制作會社INDY Associates策劃推出了一部女子摔跤漫畫,這部摔跤漫畫名為《ちゅうじょ》。該作品的人物都是日本摔跤界真實存在的運動員,包括吉田沙保里、伊調千春、伊調馨等,她們都即將參加北京奧運會。此作品由著名漫畫家中祥人繪制,漫畫的副標題為“世界最強的‘虎之穴’中京女子大摔跤部物語”。漫畫中最后幻想伊調姐妹在北京奧運會奪得冠軍的情景。另一部“因北京奧運而生”的日本漫畫《DOUBLES~OGUSIO物語~》已經在《月刊Young Jump》上刊載。這部漫畫是由日本目前的頭號女種子選手小椋和潮田作為主角,講述這對美女組合為獲權參加北京奧運會的奮斗歷程。漫畫雖以短篇的形式推出,但集英社也表示漫畫將有推出續篇的可能,條件就是兩人在奧運會上奪金。
巴西:卡通人物“中國風”
巴西環球電視臺是巴西收視率最高的電視臺,它擁有北京奧運會在巴西的轉播權,并且首次負責沙灘排球比賽向全世界的轉播。為了讓轉播更深入人心,環球電視臺的藝術制作組還為北京奧運會設計了兩個憨態可掬的卡通人物形象,并在旗下的“環球”網站中讓全國網民進行名字投票。這兩個人物形象凱凱(KAIKAI)、麗麗(LILI)出現后,馬上被中國各大動漫網站轉載。這兩個動漫形象分別是一男一女,均穿著傳統唐裝,男孩的嘴巴占了面龐的一半,“喜不自勝”地露出雪白的牙齒,而女孩則笑容靦腆而溫暖,與中國“用笑容迎接世界”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