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是保證高職教育質量的關鍵,英語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英語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密不可分。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好英語的關鍵在于學生,沒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就沒有英語教學質量可言,但是從筆者的經驗來看,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不高。
一、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1.學生原因
一是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缺乏學好英語的自信。高職的生源差異較大,主要從普通高中生、中專生、技校生和職高生中招收。總的來看,高職學生的入學分數和綜合素質與本科院校的生源相比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在英語學習中,這種差異體現在英語基礎知識不牢固,應用能力較差,學習習慣有待改進等方面,這直接導致多數學生產生畏難心理,自信心不足,感到英語學習無從入手。
二是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方法不科學。相當多的同學把英語學習與通過考試、拿到英語過級證書等直接聯系,雖抱著極大的熱情投入很多精力,但對提升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作用甚微,甚至對英語學習產生負面體驗,削減學習積極性。在學習方法方面,依賴英語教師、依賴教材心理嚴重,缺乏主動學習,特別是有效、主動并獨立學習的習慣。
三是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缺乏外在的指導與資源支撐。學習英語不僅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教師的指導。現在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英語獲得的指導極少,與學習英語相關的語音室、校園無線廣播系統、報紙、書籍等資源缺乏。
2.教師原因
一是高職院校教t4v82Y2eHS8DvyqDARvmptUcTGa16OwE3Q5mWjr6BUA=師,特別是英語教師流動性大,缺乏穩定的英語教學隊伍。二是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方法陳舊,教學過程中過多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弱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的雙向互動性較差,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逐漸形成了教師講、學生記的單項溝通局面。從這個層面而言,學生被動聽課習慣的養成與陳舊的教學方法息息相關。三是現有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教學投入少,特別是時間與精力投入。教師時間與精力投入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而現狀并不讓人樂觀。
3.學校原因
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外在環境,在營造積極學習氛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是資源投入。現在高職院校更加重視對專業課程與實訓課程的投入,在人力、物力與財力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但在英語教學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足。二是高職院校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方面投入的精力少,熱情不高,并且存在一些誤區:重視專業技能養成,對于英語這樣的一般技能不重視;學習是學生的事情,“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三是高職院校安排或者推動的英語學習活動類型單一。從筆者的調查來看,很多高職院校都沒有英語活動角,沒有多種英文報刊供借閱,缺乏諸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劇演出等活動。
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具體策略
1.從“心”做起
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態度,并在學習方法上給予具體指導。通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導致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的自身原因在于基礎差、學習目的不明確,以及學習方法不科學。針對高職學生的這些特點,教師要做的是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態度,并在學習方法上給予具體指導。在英語學習態度方面,強調英語學習培養的是一種交際技能,而非單純的考試技能,英語學習對個人終身發展具有重要價值。英語學習需要教師的指導,但更是一種主動的、獨立的學習。積極的學習態度能為學好英語提供良好的準備狀態。在學習方法上,教師要幫助學生擺脫中學養成的“依賴教師、依賴教材”的心理,擺脫英語學習就是“背單詞、做試題”的思想認識,掌握獨立學習的方法,并對高職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2.從“為”做起
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美國喬姆斯基指出語言能力與語言行為的概念之后,英語教學目標轉向培養交際能力。在教學方法方面,也逐漸由傳統的翻譯法、聽說法發展到現代教學頗為流行的交際法。現代英語教學,需要學生更多的參與,更多的表演,更多的合作學習。為實現這一點,就要幫助學生克服害羞心理。怕“出錯丟丑”是產生害羞心理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轉變觀念,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語言出錯是正常現象,能“說出來”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教師應使學生認識到學好英語還必須要有高質量的課外學習做保障。一是在課外學習方面要投入一定量的時間。二是高職生應積極參與課外英語交際活動,擴大閱讀量,增加與英語材料接觸的頻率,特別是養成閱讀英文報刊的習慣。三是閱讀與專業相關的英語材料,提升專業能力,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3.從“師”做起
培養留得住、“打得贏”的英語教師隊伍。高職院校應更加重視英語師資建設,培養穩定的教學隊伍,特別是針對英語教師流定性大的特點,研究制定靈活的解決措施。同時,英語教師應主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對學生的指導更有針對性。
4.從“源”做起
學校投入各種資源,保證英語教學的地位。沒有資源保障,英語教學不可能有質的提升。這里的“源”一是指領導資源的投入,即領導精力的投入,重視程度的提升。二是教師資源的投入,學校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三是教學資源的投入,學校應加大對語音室、校園無線廣播系統的建設,購買更多學習英語的材料等。
5.從“活”做起
盤活資源,盤活活動,激發學生。針對高職學生基礎差、差別大的實際,學校可以打破原有的以固定班級為授課單位的教學方式,采取分層教學。針對高職院校英語學習類活動少的特點,學校主動出面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英語活動,比如設立英語角并給予指導,組織英語演講比賽,開展英語話劇展演,放映英文電影等。通過這些活潑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山東貿易職工大學基礎部)
(責任編輯: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