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比較抽象枯燥,如果教師將學生身邊熟悉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校園資源開發出來,用于課堂教學,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并將課堂所學知識用于解決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這樣將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使學生將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轉化成一個知識再創造的過程,增強學生探究的欲望,培養學生挑戰新問題的勇氣,使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一、旗桿與教學樓內的三角函數
學習了三角函數這一章之后,請學生自由組合成三個小組,教師事先準備好測角儀器、尺子等。請同學們抓鬮:第一組,測量一下教學樓的高度;第二組,測量一下旗桿的高度;第三組,測量一下整個樓梯高度、每個臺階的高度、坡角。要求每個小組分別根據測量數據畫出圖形、配上文字自編一道數學題,并說出各自的解題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完成最出色的定為優勝組。雖然這些任務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但學生的熱情很高,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和爭當優勝組的激勵下,學生沒有一個偷懶的,有拿尺子測量數據的,有在本上記錄數據的,有繪圖的,有配文字編題的。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轉化成一個知識再創造的過程,在相互協作中進步,在互幫互助中加深友誼,在參與中增強自信,在密切配合中完成了學習任務,變消極被動的學習為積極主動的探究。
二、班級選舉中的頻數與頻lJ6/talHXhY9y7wD1M0MUg==率
我班周會進行班委會選舉,班主任宣布實行無計名投票選舉,先選出班長一名。學生投票后,請幾個同學在黑板上對全班學生投票結果唱票登記,結果學生張某在全班50名學生中,贏得了40票,以最高票當選班長。請問:學生張某在全體學生中支持率是多少?那么40就是數學統計中的頻數,40/50=0.8=80%,0.8就是頻率,80%就是學生張某在全班學生中的支持率。這樣從學生參與的實踐活動中引入數學有關概念,學生印象會更加深刻,理解會更加透徹。
三、國旗中的全等與相似
在學習相似形時,可以這樣引入:我們學校每周一都要升國旗,同學們對此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奧運賽場上,運動員奪得世界冠軍,國旗在奧林匹克上空冉冉升起,民族自豪感在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油然而生,請同學們觀察:
1.國旗中四個小五角星形狀之間有什么關系?(形狀相同,大小也相同)
2.國旗中大五角星與小五角星形狀之間有什么關系?(形狀相同,大小不同)
這樣既復習了全等形,又引出了相似形。在學習了相似比之后,發動學生動手測量一下,學校常升的那面國旗的長、寬,大小五角星的尺寸以及在國旗中的位置。請學生自己按照一定比例,自制一面小國旗,并涂上顏色。結果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還非常自豪。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靈巧性,又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陶冶了學生的愛國情操。
四、運動賽場上的二次函數
在學習二次函數的圖象時,教師可以這樣創設情景:我班學生王某,在學校運動會上,曾獲得學校跳高、跳遠冠軍。那么請同學們畫出在跳高、跳遠過程中,運動員從起跳、最高點、落地,身體所運行的路線。如果將運動員的身體看成一個點,那么這就是二次函數圖象。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趁熱打鐵,請他們在練習本上通過列表、描點、連線(用平滑的曲線)畫出二次函數的圖象,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