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
香港駿天集團品牌推廣部中國區品牌推廣總監,時尚派對策劃高手,成功策劃 forever lady系列派對。
走過叛逆青春
蔡佳欣生于湖南,高中時喜歡音樂和舞蹈,為了追求自己所謂的夢想,她和一堆無所事事的同學一樣輟學在家,父母的勸阻和眼淚沒有攔住她近似瘋狂的叛逆。現在長大了,她說那是一個過程,無法逃避,幸運地是她沒有誤入歧途。
從小楊麗萍就是她的偶像,她夢想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舞蹈家。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很快就發現如果想當舞蹈家,必須得從小練習舞蹈,而且最可恨的是,自己的個子沒有再長高,夢想很快就破滅了。
在社會上閑逛了幾年之后,父母把她送進了長沙競男女子學院,因為學費很貴,父母的負擔很重。她就和學校舞蹈隊的五個女孩子一起組成了一個小團隊,每天晚上去長沙的各大舞廳跳舞跑場,每一場演出可以掙到100元,在同班的學生里,自己簡直就是富翁。因為女校管得很嚴,10點就會關大門,所以每次跳完舞回來都得爬墻。第二年,她用自己掙的錢交了學費。
大學畢業后的一段日子,蔡佳欣差一點走向歧途。因為身邊有太多的誘惑,很好的朋友都開始吸食搖頭丸、大麻,自己就像一個另類游蕩在這些人中間。她想來想去覺得自己不能這樣生活,也不能永遠這樣迷茫。于是,她背起行囊一個人去了深圳。

給我機會我就會做給你看
通過一位朋友的介紹,蔡佳欣去了香港駿天集團面試。第一次見到老板的時候,她大膽地對老板說:“只要你給我機會,我就會讓你刮目相看。”老板似乎是被她的無所畏懼所震動,同意她留了下來。她當時就在心里給自己說:一切從零開始,珍惜這次機會。
進入公司后,她做的第一份工作是秘書,秘書的工作永遠就是端茶倒水,干了三個月,蔡佳欣開始想自己不能就這樣一輩子端茶倒水。于是她就開始買巧克力和其他的好吃的來討好同宿舍的女孩子,因為她們都是在做助理,蔡佳欣想知道助理都是在做一些什么工作,這樣一來二去,蔡佳欣掌握了做助理需要的基本能力。在時機到來的時候她成功地坐上了助理的職位。
做了一年多的助理,蔡佳欣開始成為公司的“買手”。第一次和同事的泰國之行,讓她受盡了打擊。幾天下來,她發現自己變成了啞巴,整個出差之旅,因為自己的英語口語差,無法與人交流。出差歸來,她為自己制定了學習英語的計劃,開始惡補英語。她說她只能強迫自己去學。對于她來說,學英語的唯一捷徑就是看英文片和連續劇。她說到今天她還是不懂很多的語法,但她給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借口:語言是用來說的。
作為一個“買手”,要懂得職業操守,不能吃客戶的回扣。這對于蔡佳欣來說是一個銘記。她深知如果自己違反了這個職業操守,自己將會在這個領域永遠無法涉足。在做“買手”的幾年當中,她沒有收過客戶的任何一件禮物和回扣,她懂得貪圖眼前利益會毀了自己的前程。她不希望有任何的污點在她的人生履歷中。
在做“買手”的第二年,蔡佳欣升為了采購主管。她說工作中其實沒有什么捷徑,能一步步升職得這么快,就是因為自己的一根筋,工作對于她來說太重要了,她不敢想象沒有了這份工作自己會怎樣。從到這家公司上班的第一天開始,她就很喜歡與老板溝通。有了新的想法就會去和老板交流,她很注意自己表達的藝術,她會把自己放在老板的位子上去思考:老板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好處。時間久了,老板對她也很了解,很多的東西都放手讓她去做。公司培養了她,給了她發展的空間,一直以來,她都對公司心存感激。
有一次她得罪了一個對于公司很重要的美國客戶,就因為對方說了一些輕佻的話,她就很是氣盛地將自己置于了無法回轉的局面。但是老板又一次給了她機會,沒有將她辭退。她說現在才明白是自己太小,不懂得委婉,不應該在自己沒有把握的時候,去做自己能力還無法承受的事。
2006年公司引進了Kay Unger美國頂級女裝,蔡佳欣和自己的同事一起組建了八個人的團隊,開始為Kay Unger做品牌推廣。
從一個叛逆的少女到今天的品牌推廣總監,蔡佳欣說她是一個任何事都會在想到后就會付諸行動的人,沒有自己做不到的。因為她是一個不會懶惰的人,她可以24小時投入工作,只要是自己熱愛的,就會傾入所有激情。她要做自己的主人,把握自己的人生。
對話蔡佳欣:
BE:你是怎樣的一個女人?
蔡佳欣:我覺得自己其實是一個小女人,但我知道女人不該是男人的附屬,女人該像QUEEN。
BE:你的夢想是什么?
蔡佳欣:做中國的CHANEL。我曾經在深圳擁有一家自己的QUEENXIXI首飾店,那是我夢起的地方,首飾店的經營讓我懂得一個人的力量永遠不如一個團隊的力量。
BE:工作中你是怎樣的一個領導者?
蔡佳欣:工作中我是一個很霸道的人,我堅持,我的地盤我說了算。
BE:在什么情況下,你開始策劃時尚派對?
蔡佳欣:工作要求我去結交和相識很多的人。我就想,為什么沒有專門的公司去做主題派對,既然找不到合適的派對,不如我自己策劃組織。就這樣我自己去談場地,談贊助,去邀請那些名人。事情有的時候就是這樣,一環套一環,當你有了這個就有了那個,做過之后,我就清楚自己哪些做得不足,哪些還需要調整。下次我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