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早就英雄
研究人員通過調查二戰曾獲得過獎章的老兵,發現并非所有英雄都具有生龍活虎的性格,那些默默無聞,有著忠誠信仰和無私奉獻精神的人也有同樣的英雄品質。研究者調查了526名在二戰中經歷過浴血奮戰的老兵,讓他們評估一下自己在領導、忠誠、主動性和奉獻方面的品質,那些獲獎老兵認為自己在領導、冒險和適應性等方面具有更高的潛質。研究人員把獲得獎章的老兵又分成兩組:一組是渴望成為英雄而入伍,一組是不情愿成為英雄而入伍,而那些不情愿成為英雄的老兵覺得自己在無私奉獻和與人友好相處等品質方面比其他任何一組都要高,相比較勇氣而言,那些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更具責任感和團隊精神。
臟話也有生命力
荷蘭鹿特丹伊拉茂斯大學開展的一項心理學試驗證實,夾雜粗口的言論比某些純潔干凈的談話更讓人信服,更具說服力。研究人員表示,“含有臟話的言論更具可信度,看來臟話增加了語言的說服力。而它背后的原因則是,臟話表明說話者的情緒激動,這是真誠的一種象征,和經過修飾的語言相比,臟話有時讓你顯得更加真實。因此如果你想讓人更加信服,可以選擇符合你情緒背景的場合不時地說說臟話,比如當你被人誣陷時。當然,對于很多正式場合,這種方式不一定有用,畢竟禮儀仍然是社交的至上原則。”
缺睡者大腦會顯“殺氣”
很多人都有如此經歷,失眠的第二天比平時更加暴躁。夜不能寐會讓一個人在原本屆于睡眠的時間中卻十分清醒,長久下去會導致他們的情緒失去理智。研究表明,當人嚴重缺乏睡眠時,大腦的情緒中心會出現極度的情緒惡化,很多原始粗暴的意識便開始出現,甚至與某些精神疾病患者的腦部反應極其相似??茖W家表示,睡眠的一個功能就是儲存大腦的情緒記憶,非常重要??珊芏嗳嗽诩ち业母偁帀毫ο抡跓o意識地剝奪自己的睡眠,這種長期的睡眠缺失對人的情緒非常有害。
流言推動社會發展
流言蜚語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德國專家們通過實驗表明,流言不僅可以對每個人都發生影響,更可能在促進語言發展的同時,加強人類社會間的群體關系與互動性,流言的影響力為什么會這么大呢?“看來,我們更愿意靠聽覺獲取信息,而不愿意去觀察別人。因為,很多時候,由于我們的觀察是極其有限的,所以自我保護的本能會促使我們使用流言去彌補我們錯過的信息?!?/p>
沉思惡化抑郁情緒
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會怎么做呢?是索性拋開煩惱去做別的事情,還是時常陷在消極的情緒中反復思量?如果你屬于后一種類型,那么可要當心了。最新的實驗結果表明,沉思很可能會加重你的抑郁情緒,甚至讓你和抑郁癥扯上關系,研究者解釋說,沉思就是讓我們的思維朝著一個縱深的方向去發展,它的對象可能相對單一,但在程度上比思維更加深刻。也正因為如此,帶有消極情感體驗的人,如果長時間陷入沉思,則更容易在對創傷性記憶不斷的提取過程中,加重自身的抑郁傾向。
中國人性格十年巨變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建新與香港中文大學心理系教授張妙清、梁覺通過《中國人個性測量表》為我們分析出了從改革開放初期到經歷了10年經濟快速發展之后的中國人性格變遷的整體規律。學者們表示,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人更加具有防御性,更講究人情,但缺乏適應生活變化的靈活性。而在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的中國人則更具有責任感、情緒性、務實性、領導性、和諧性、節儉性等行為傾向,而傳統上的阿Q精神、重人情、輕法理、刻板自制等特征卻變得不那么明顯了。
五種道歉語言效果最好
你是否發現道歉很難?鼓足勇氣道歉之后,雙方的關系卻并不一定能馬上改善。這是什么原因呢?美國心理學家蓋瑞,查普曼發現,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就在于,每個人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情感語言,大量的事例研究表明,有五種道歉的語言和相應的道歉方式,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和職場關系中使用頻率最多并且發揮效果最好的。它們分別是:表達歉意、承認過錯、彌補過失、真誠悔改、請求饒恕。而中國人相對而言性格中內向的成分更多一些,查普曼認為性格內向的人也同樣可以通過運用這5種語言來表達歉意。
丑女愛英俊 美女愛金錢
科學家稱丑女喜歡找英俊的男士,原因是這樣他們的后代會有更大幾率獲取吸引力的基因。然而俊女則很少看重外表,因為她們本身有先天條件。取而代之的是她們更注重錢財和社會地位。這項發現推翻了長期以來人們所信奉的俊男配靚女的理論。來自波蘭大學人類學系的人類行為專家主持了該研究項目,并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備受關注《進化與人類行為》雜志上,他們得出結論說長相平凡的女人會找一個英俊健康的男士為伴,以便其后代能從丈夫身上獲得魅力基因。
秋天出生的孩子更活躍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秋季出生的少年比在春天出生的要更活躍。這項研究對1991~1992年出生的14000名少年的健康和發展進行了跟蹤調查,檢查他們11歲的活動水平,發現春季出生的孩子最不愛活動,比秋季出生的要少9%,該項目的研究人員卡倫·馬托克斯說“雖然差別不是很大,但很有意思。秋季出生的孩子在學生時代能得到最大發展,所以他們在體育方面發揮更好些。”
六個月嬰兒能分辨好人壞人
科學家一直認為,人的社會判斷力只能在18個月至兩歲時才能發展起來,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學會了語言。但一項新的研究卻認為,道德判斷是人的本能,而不是從父母那里學來的。為了測試嬰兒是否具備分辨好人壞人的能力,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漢林對兩組嬰兒進行了試驗,一組是6個月大的嬰兒,一組是10個月大的嬰兒。給他們看一個圓形的“木偶”爬山,然后用一個三角形的木偶幫助這個圓形的木偶爬上山,而一個方形的木偶則阻礙這個圓形木偶向上爬,結果發現,12個6個月大的嬰兒全部選擇了三角形的木偶,而16個10個月大的木偶中有14個選擇了三角形木偶。這顯然證明,嬰兒能夠分辨出好人壞人,因為三角形木偶幫助別人,而方形木偶則妨礙別人。
皮膚頭發指甲顯示壓力指數
美國科學家們最近研究發現,一個人是否承受著壓力,可以通過其指甲、頭發以及皮膚觀察到。壓力能導致諸如痤瘡、指甲易碎甚至掉發等皮膚病。當人們感覺到壓力時,身體里的應激激素會上升。反過來,它會引起油性的增加,從而導致油性皮膚、痤瘡以及其他相關的皮膚問題。“壓力能使皮膚病惡化以及引發一些意想不到的疾病,從而給病人增加壓力。”邁阿密大學醫藥學院的研究者梅約羅說。
一見鐘情只是自戀反應
最新研究表明,眼睛的凝視才最具有吸引力,這種社交性暗示遠比容貌更重要。這項研究同時證明,人更容易喜歡上那些喜歡自己的人。心理學家稱,一見鐘情只是自戀的反應。心理學家發現,如果一個人面帶微笑地看著你,其吸引力遠遠高于那些同樣保持微笑卻沒有直接看著你的人。這無疑支持了這樣一種理論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把視線的方向看作一種信號,以此判斷對方是否對你足夠有興趣,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她)會直視你的臉。而這種信號本身就是具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