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杰克,維爾奇,都表示自己在多方面深受洛克菲勒的深刻影響,類似《曾國藩家書》的《洛克菲勒信札》,其中蘊涵的“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商業思想’以及對兒孫的教誨,在美國經濟界風云人物艾倫,格林斯潘眼里,“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敵國的全部財富還要寶貴”。
約翰·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出生于紐約州哈得遜河畔的一個名叫楊佳的小鎮。14歲的一天,同學問他:“約翰,你長大后想干什么?”約翰回答說:“我要成為一個有10萬美元的人。”幾十年后,他成了聞名天下的石油巨子,現代托拉斯企業制度的創設人,財富達10億美元,成了美國第一個10億富翁,他的童年夢想翻了1萬倍!
1855年9月26日,約翰當上了會計辦事員,每周工資是4美元。從此,他把這天作為第二個生日來慶祝,因為“我開始了學做生意的生涯”,他追憶道。
人們對約翰·洛克菲勒的正面評價是:異常冷靜、精明、富有遠見,精細,守信用、一絲不茍、個人生活節儉,安靜,對宗教虔誠、慈善慷慨等等。這兩方面的品質,前者來自父親,后者來自母親。
傳說中約翰的父親威廉·洛克菲勒是個講究實際的花花公子,一個到處闖蕩的木材商、馬販子,也是個走江湖的巫醫、膽敢嘗試的百事通,他自信,任性、好冒險、自我中心,善于交際,威廉闖蕩江湖,有時一走就是幾個月,但威廉夫婦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威廉很注意訓練長子約翰,洛克菲勒商業才能,比如寫商業書信、準確迅速付款、清晰記賬等。
約翰·洛克菲勒全然摒棄了父親那種花花公子品性,更多繼承了母親的優秀品質。在兒孫的記憶中,他時常和家人、老朋友在一起,吃飯細嚼慢咽,在自己舒坦的椅子里靜靜地打瞌睡,總是很早上床睡覺。他時常面帶微笑,詼諧幽默,講述各種滑稽故事。他雖然過著只有富豪才能過的日子,但還是謙遜節儉。據說,有一本對他進行個人攻擊的書,在市場上大肆流行,約翰·洛克菲勒讀了那本書,還出人意料地說他“相當喜歡這本書”。
除了這些身教,洛克菲勒還有非常正式的“言傳”家教。如今被世界最杰出的大公司作為內部培訓教材的《洛克菲勒信札》,就是約翰,洛克菲勒寫給他的兒子小約翰·洛克菲勒的家書。三十封家書從“人生第一步”、“從商的準備”、“直面金錢”、“一生的財富”到“不斷追求卓越”、“善待此生”、“貢獻,留給世界的財富”等人生事業的方方面面給出了一個成功而深情的父親的金玉良言,也給世人揭示了“洛克菲勒家族強大、富有的秘密……”
戴維·洛克菲勒,是約翰·洛克菲勒最喜歡的小孫子,是小約翰,洛克菲勒的兒子。在《洛克菲勒回憶錄》中,戴維回憶自己的父親“一生都掙扎著要配得上自己的名字和繼承的遺產”。當人們贊賞小約翰開拓洛克菲勒家族事業的勇氣時,他對一位朋友說“人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泜他很想逃避,卻無路可逃。于是他就朝著向他敞開的唯一一條路往前走,而人們卻稱之為勇氣。”戴維深情回憶父親“努力向我展示與洛克菲勒這個名字相連的特殊艱辛,以及我不可避免要繼承的世界的現實情形。他的成就對我是種激勵。”家庭旅行時候,小約翰甚至給兒女們示范如何整整齊齊裝箱打包,教孩子們如何疊好夾克外衣,小約翰夫婦還通過各種方式試圖告訴孩子們他們覺得什么樣的生活最美滿。
2002年戴維,洛克菲勒寫完《洛克菲勒回憶錄》時,他已經87歲,他依然四處奔波,為了生意,也為了享受,他的6個孩子年歲也越來越大,他很高興他的孩子們“每個人都發現了自己樂在其中的特殊興趣領域,并通過這些興趣為我們所在的社會作出了貢獻”。
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家族龐大帝國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以享年97歲高齡在自己床上悄然去世,2004年7月11日,約翰的孫子勞倫斯,洛克菲勒以94歲高齡去世,去世前三天還在工作。
這個富有而長壽的家族,實踐著他們的家訓:“貢獻,是能夠留給世界的唯一財富。”戴維·洛克菲勒在總結人生“成功與幸福的要素”時再次“貢獻”了這個家族的思想:回顧我的一生,我意識到我實在是非常幸運。多虧了祖父和父親,我繼承了大量的財富,使我能夠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時無需擔心從哪里獲得經濟來源,我同時意識到,如果沒有父母的明智指導,那么這些繼承下來的財富就會成為一種詛咒,而不是福氣。幾十年來,有不少這類顯而易見的令人遺憾的例子。幸運的是,我的父母在用愛和尊重待我的同時,還樹立了一個社會責任感的出色典范,有了這樣的背景,我才能努力安然度過青少年期間的常見危險——使這種危險更加復雜的是社會對富家子孫的羨慕和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