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下崗,一時無事可做。妻子說:附近一家漁具公司好像在招聘,不如去試試。我有些勉強,心想一個做釣魚竿的企業,有什么干頭?又想反正呆著也是呆著,去去也無妨。于是弄些簡歷之類帶過去,不想三談兩談,一聘即中了。
這家公司比我想像的還要差,它甚至沒有工廠,只是經銷別人的品牌,說穿了,漁具店罷了。老板看上去倒還舒服,三十五六歲的樣子,顯得精明強干。
而且,店也有些不一樣,除了琳瑯滿目的釣具外,墻上懸掛著幾條一米多長的草魚標本,另有多幅大小不同的魚拓圖,標著某年某月,某人某地等字樣。店角擺放著兩臺大屏幕彩電,一刻不停地播放著各種釣技及釣法,引得一群人擁在那里駐足觀看。我自己也喜歡釣魚,覺得這個店倒有幾分特色。
接下來的幾天,輪到我有些吃驚了,就這么小小一個漁具店,被搞得有聲有色。而且,他的利潤完全出乎我的想像,是其他同類店的幾倍。它代理的品種十分齊全,幾乎無所不包;其次,它的專業音像制品是一個很大的賣點。
周末公休是小店最忙的兩天,除了例行的售貨營業外,小店還組織釣魚比賽。清晨,幾輛預約的申巴或大巴(視客戶報名情況而定)早早開來,按約定開往某個水庫。店里負責出售魚餌、中餐、漁具及租用遮陽傘水庫方面因售魚已經獲利,按事先講好的條件,負責巴士車的費用。這個店還經常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臺釣技法、假餌技法研討之類。碳素釣竿、海竿質量評選也是它經常要搞的內容,當然活動之后,某個產品就成為快銷貨了。
我確實是服了,對妻子說:那老板可真有兩下,就那么個店,擱別人怕早就黃了。他倒賺得盆缽滿盈。這都虧了那些鬼點子,真是了不得的創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