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策劃,她總是很容易就能接到單子,創辦憨豆咖啡連鎖機構,她一年開了12家。“非典”襲來,讓她賠了幾百萬,賣房賣車才還上了債款。轉眼,她又“一分錢不花”組建了北京動漫城,年銷售額達3500多萬元。
遭到商場排擠后,她將動漫城拱手讓人。因為賭氣,不服輸的她走進《贏在中國》賽場,并成為惟一殺進十強的女選手。
略顯“張狂”的女老板
生長于溫州的夏霓從小就對商業氛圍很敏感,20歲出頭時,她就開始走上了創業的道路。早期的創業是一帆風順的,先是做設計工作室,總是很容易就能接到單子。在浙江省洞頭國際旅游節、愛立信國際乒乓球賽溫州賽區和西門子系列手機促銷品項目的策劃,讓她取得一系列成功。2000年,夏霓開始邁出了創業之路的第一步,創辦了北京金捷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張揚的激情加上完美的策劃,夏霓發展迅速。對于第一次創業的她來說,一切都顯得那么的順利。
2001年,夏霓創辦了憨豆咖啡連鎖機構,開始大幅度的“擴張”,短短的一年間咖啡連鎖店從1家開到了12家,順風順水的夏霓顯得格外的“張狂”。“那個時候我有一個兩層樓的咖啡館,樓上辦公,樓下就給大家提供體驗咖啡的場所,所有的朋友來了都免單,很瀟灑。”然而,“非典”對服務行業的沖擊讓她的咖啡館難以為繼,她不得不關掉所有的店,臨了幾百萬。
暫時的失意并沒有阻擋住夏霓創業的腳步,動漫超市的設想為她帶來新的事業轉機,也將她帶上了《贏在中國》的賽場。其實,在參加《贏在中國》比賽時的夏霓,正處在自己事業的又一個低迷期:將自己一手創辦的北京動漫城拱手讓人。夏霓堅定地認為自己找到的是一個相當好的機會與模式,一個動漫城可以相讓,然而自己的理念怎么可以輕易放棄?
白手組建動漫帝國
在《贏在中國》的現場,夏霓充滿激情地陳述出自己的創業夢想!“我的創業夢想是創辦動漫主題超市,我希望把中國動漫事業做強、做大,給所有喜歡動漫的朋友帶來快樂。”她的項目設想得到了評委馬云的贊賞,而馬云一向是個對商機充滿智慧眼光的人。要知道,“動漫”吸引的不僅僅是夏霓的眼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充滿了活力的產業。
夏霓最初找到“動漫”這個商機,是在2005年。“其實當時還沒有動漫這個概念,只是電腦游戲、網絡游戲非常火,我經過考察,發現動畫片、游戲以及其他一些衍生產品可以結合在一起,非常有前景。后來我的搭檔提出動漫這個概念,我覺得非常好,幾天就將決策定下來了,決定在這個行業發展,做一個大型的動漫市場。”夏霓說自己是一個決策很快的人,一旦認定,就義無反顧。
夏霓和她的團隊們開始一起滿北京轉悠,尋找一個合適的場地。很快,夏霓就找到一家商場,可以為她提供1200平方米的場地。夏霓的精明在于,她可以用最少的錢,啟動盡可能大的項目。正如夏霓在《贏在中國》節目中所說的一樣,進駐這個場地,她“沒有花一分錢。”在這1200平方米之內,夏霓引入了40多個動漫小商鋪,打造起了中國第一個大型動漫主題賣場,就命名為“北京動漫城”。夏霓采取場地招商的辦法,把各種小店集中在一起,進行管理和推廣,靠場地租金和活動收入保證公司的正常運營,其中,租金還要支付一部分給商場。
動漫城一開張,便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其中尤以14歲到30歲的學生和白領為主,這一部分人,成為了動漫城的主力客戶。第一年所有商鋪的銷售額高達3400多萬,而夏霓賺取的租金中,除了支付給商場的部分,所余也有100多萬。第二年動漫城的生意依然不錯,但是因為夏霓前期與商場之間的溝通不夠詳盡,商場開始想把夏霓從動漫城中擠出,而直接管理動漫城。同時,由于當時的經營模式是由各種小店業主組成,很難達成共同的利益標準。產品質量也不好控制,連鎖起來很費勁。
2007年,夏霓因為和商場在經營理念和租金分配上產生的分歧越來越大,她覺得繼續在這里投入時間太不值得了,于是便慢慢放手,轉向動漫主題超市的籌備當中。
在夏霓的設想中,動漫主題超市首先直接由公司代理國內外動漫品牌產品為主,涉及日用、玩具、動漫游戲、圖書音像及衍生服裝、飾品等制品,作成統一標準的連鎖形式便于推廣,便于品牌的統一管理。以一個超市的經營模式來更快地推廣和復制這個動漫城的這樣一個銷售,把業界的散兵游勇以一定的規則組織起來,更可以得到國際上大品牌的聯盟支持,做強做大,做真正的動漫樂園,夏霓為這個類似超市的動漫賣場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動漫同入館”。
“我們的目標就是作動漫游戲時尚消費品的渠道商,”目標明確的夏霓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一些研發品牌和知名的動漫產品展示給中國的動漫愛好者,也為一些好的動漫產品提供一個良好的落地渠道。“其實現在動漫經營的模式是很傳統的,就是在走文化營銷的路子,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良好的渠道是為動漫產業鋪設的。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在做渠道,要做全國的動漫渠道商,讓全國的動漫品牌通過我們這個渠道展示給大家。”
用動漫領軍中國創意產業
夏霓是一個執行力很強的人,對于她制定好的計劃,她一定會認真而投入地去執行。
很多人認為夏霓在36強晉級12強的比賽中表現是最好的,評委馬云和熊曉鴿同時都把直接晉級的一票投給了她,馬云是因為夏霓的項目創意特別好,而熊曉鴿則認為她創業的起伏經歷會使她具有良好的創業素養。
在《贏在中國》比賽現場,熊曉鴿問夏霓,“你的動漫城的核心競爭優勢是什么?”夏霓冷靜地解答:“關于核心競爭力的問題,首先是我們拿到了一些先機,先了解到了客戶和市場的需求,這是一點。第二,我的團隊是讓我很驕傲的,每個人對動漫產品的了解不亞于我,我在我們的團隊里情商比較高,智商比較低。第三點,我們在建立將近兩年的時間里,消費群對我們的依賴性是比較強的。第四點也是讓我最自豪的,我們有3100個信息官。他們每季度會給我們交他們的調查表,現在看到的是什么,現在玩的是什么游戲,希望買什么東西。”
馬云對于夏霓的全面解答大加贊賞,他點評時說:“關于你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沒有什么忌諱的,你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你和你的團隊,不要有什么難為情,別人問我最早阿里巴巴競爭力是什么,別人可以拷貝我的模式,不能拷貝我的苦難,不能拷貝我不斷往前的激情,這個東西你一定要記住,這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夏霓說,“當我接觸過一個好的定位和起點以后,就會想和別人比,誰的公司上市了、誰的公司融資了什么的,我會不斷地去思考盈利點,這讓我的生活比較累。”“我們參加《贏在中國》。也是想對接一下,做一個反思,關于動漫這個產業關注很多,但是真的找到一個好的模式還是比較難的。如果對我們公司來說,只是做一個文化公司,做些活動什么的,可以過得很快樂,但是參加《贏在中國》之后,心就大了。”
“心大了”的夏霓必然要面對擴張的難題,以前是打游擊式的做生意,做一單算一單,而要走到規模化經營,就必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搭建良好的平臺與管理模式。“從我們的角度來說,發展現在是比較艱難。要走到可以形成規模的地步,需要很長時間的鋪墊。現在我們正在作團隊規劃,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規模,很難做大,”夏霓對于自己的處境非常清楚,而她也正在積極地改善目前的環境,“剛才我還在跟兩個部門主管溝通,現在每個部門都需要有計劃,做事都要按計劃來,有些員工不能適應,我還要考慮讓大家盡量跟上這個進度,這個對我們來說特別困難。”
雖然困難,但是夏霓的腳步決不會停頓,她說起目前的狀況來雖然會流露出一些迷茫和疲憊,但是只要一提到項目,她的眼中立刻又會閃出興奮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