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開始研究人們如何成為百萬富翁。調查了全國許多豪華住宅區的情況,我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情況:那些擁有豪宅和名車的人并不富裕。他們可能賺了許多錢,但是又花掉了。接下來我又發現更奇怪的現象:許多真正富裕的人并不住在這些豪宅。在一個大城市城區,也有不到一半的百萬富翁住在房價高昂的地區。
這一點改變了我的一生。我放棄了學術研究,寫了三本論述如何發家致富的書,并且擔任幾家公司的顧問,這些公司以高額利潤向顧客銷售商品,
許多人并不知道財富不等于收入。如果你一年賺了一百萬,同時一年又花掉一百萬,那么你的財富絲毫未增加,你只是生活得很奢華。
如何成為富翁?許多人的理解都錯了,財富是指你的積累而非花費。好運、繼承或者智慧,并不是你富有的原因,財富的來源更多的是個人的勤奮努力、鍥而不舍的精神,尤其是自我控制而產生的結果。誰能成為富翁呢?并不是電視中描述得離奇的暗箭傷人者和涉獵巨額融資者,大多數擁有凈資產百萬以上的富翁,通常在一個小鎮上生活了很久,擁有一間小型工廠、一系列連鎖店或一家服務性公司,只結過一次婚,沒有離婚,住在中產階級居住的街區,附近居民都比較窮,他有較強控制力,約束自己去儲蓄和投資。他的財富是靠自己掙來的,百分之八,十的美國富翁是第一代致富的。
這樣一來,百萬富翁的故事也就索然寡味了——用好萊塢的標準來衡量,也許確實如此。但是這些并不是很有趣的人物,在金錢的問題上,卻給人一令人興奮的啟示:處世態度的不同,是富翁與普通人的最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