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秋天的傍晚,媽媽在廚房里做飯,忽然發現鹽沒有了,便叫我去買一袋鹽。我拿了錢,飛快地向樓下跑去。“慢著點!”媽媽喊道。“知道了!”我隨口答應著。(介紹了事情的起因,“飛快地跑下樓”為后文作了鋪墊。)
沒想到我剛跑出樓門就和鄰居家的一個小男孩撞了個滿懷。平時他總是纏著我,要我和他玩兒,今天估計又是來找我的。我急忙將他扶起來,怕他又纏著我,就含糊地跟他說了聲對不起,馬上跑開了。
我來到小超市,挑了一袋鹽,準備付錢的時候,卻發現手里空空的。我急忙將所有的口袋翻了一遍,仍不見那5元錢的蹤影。這時我像戰敗的士兵一樣,只好無奈地把“戰利品”放了回去。然后沿著來時的路慢慢地找。枯黃的落葉上,淡黃色的草叢中,我一一找過,都沒有那錢的蹤影。我急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太陽沉下西山,天空中隱約可見銀灰色的月亮。微風緩緩吹過,卻抹不去我心中的焦急。這時,遠處漸漸地出現了小男孩的身影,他一邊跑一邊喊:“姐姐……姐姐……”小男孩跑到我身邊時,像已經跑過了幾千公里似的,他喘著粗氣,然后上氣不接下氣地結結巴巴地說:“姐姐……”我瞧了一眼他那狼狽的樣子,以為他要找我玩呢,心想,我哪有空陪你啊,我心里還著急著呢。我沒理他,低下頭繼續找錢。很快,他明白過來,瞪著他那雙亮晶晶的大眼睛說:“姐姐,這是你的錢嗎?剛才你扶我的時候錢掉了,當我撿起錢時,你已經跑遠了,我一直在找你呢。”(敘述事情的經過,心理描寫運用得比較成功。)
我急忙接過錢,數了數,剛好是我丟的數目,我還記得其中一張錢皺褶的樣子呢。我高興極了,正要感謝小男孩時,他卻已經跑遠了。斜陽映紅了小男孩遠去的身影,映紅了他那顆金子般的心。他在夕陽下的剪影,永遠印在我的心中。(結尾借助環境描寫,烘托了人物的形象,深化了主題。)
【指導教師:張寶會】
總評:
本文記敘了生活中的一個小故事,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卻看出了小男孩拾金不昧的高貴品質。文章結構完整,心理描寫比較成功,環境烘托運用得非常好。